安全公司报告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87.080 A 1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7001.1—2011 代替GB/T17001.1—1997 防伪油墨 第1部分: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Anti-counterfeiting printing ink- Part 1: Ultraviolet fluorescent anti-counterfeiting printing ink 2011-12-30发布 201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7001.1—2011 前言 GB/T17001《防伪油墨》分为九个部分: 第1部分: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第2部分:磁性防伪油墨; 第3部分:热敏变色防伪油墨; 第4部分:日光激发变色防伪油墨; 一第5部分:压敏防伪油墨; 一第6部分:红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一第7部分:光学可变防伪油墨; 第8部分:防涂改防伪油墨; 第9部分:其他防伪油墨。 本部分为GB/T17001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7001.1—1997《防伪油墨第1部分:紫外激发荧光油墨(胶版、凸版印刷)技术 条件》。与GB/T17001.1一199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由原“防伪油墨第1部分:紫外激发荧光油墨(胶版、凸版印刷)技术条件”修订为 “防伪油墨第1部分: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在前言的规定中,增加"GB/T17001《防伪油墨》分为九个部分”子体系构成的介绍(见前言); 修改术语与定义(见第3章); 删去产品型号编制方式内容(见1997年版的4.3); 修改了要求内容,分为物理指标和防伪特性要求两部分;并对荧光的耐热和耐光性能要求做调 整,提高其指标要求。耐热级别由3级提至4级、耐光级别由2级提至3级;耐汽油、耐乙醇修 订为选择性检测项目(见第5章); 修改、调整试验方法(见第6章); 增加“检验规则”内容(见第7章); 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内容(见第8章); 增加环保卫生要求(见第9章)。 本部分由全国防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8)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深圳市天意通防伪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无锡 新光印防伪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兴维华安全印务有限公司、国家防伪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钞油 墨有限公司、安兴纸业(深圳)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卜民、史力、张继卿、孙萍、马长生、龚万雄、王国平、吴同刚、刘克夫、李青、 杨保兴。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7001.1—1997。 I GB/T 17001.1—2011 防伪油墨 第1部分: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1范围 GB/T17001的本部分规定了纸张印刷用紫外激发出可见荧光防伪油墨产品的分类、要求、试验方 法、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环保、卫生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在单色和多色纸张印刷品上使用的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730一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蓝色羊毛标样(1~7)级的品质控制 GB/T22467.2—2008防伪材料通用技术条件第2部分:防伪油墨和印油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ultravioletfluorescentanti-counterfeitingprintingink 在254nm或365nm紫外线激发下发出可见光范围内的荧光的油墨。 3.2 标准样品(标样)reference 按供需双方确认的,用以比较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质量的样品。 3. 3 试样 testsample 用于接受检验的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样品。 3.4 无色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invisibleultravioletfluorescentanti-counterfeitingprintingink 在自然光下观察,印品外观为无色或仅有极浅淡颜色的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3.5 有色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colored ultraviolet fluorescent anti-counterfeiting printing ink 在自然光下观察,印品外观具有各种明显颜色特征的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4分类 4.1产品按自然光下的表观颜色分为无色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和有色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两种 类型。 1 GB/T 17001.1—2011 4. 2 产品按紫外激发光源可分为短波(254nm)和长波(365nm)激发的紫外荧光防伪油墨两种类型。 4. 3 以上两种类型的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又可按被紫外激发的荧光色光的不同分为若干个品种 如发出黄色荧光的黄色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发出红色荧光的红色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等。 5 要求 5. 1 物理指标要求 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的物理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的物理指标 要 求 项 目 胶版(凸版) 柔版(照相凹版) 丝网版 外观颜色(无色和有色荧光) 近似标样 近似标样 近似标样 着色力/% 95~105 95~105 95~105 细度/um ≤20 流动度/mm 25~43 黏性 3~12 黏度(涂4杯)/(s/25℃) 25~70 黏度(旋转黏度计)/mPa·s 2000~6000 初干性/mm 25~50 附着牢度/% SAG ≥90 ≥90 5. 2 防伪特性及耐性要求 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的防伪特性主要由相对荧光亮度和荧光最大(峰值)发射波长来反映,其防 伪特性及耐性要求见表2。 表2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的防伪特性及耐性要求 目 要 求 100±10 相对荧光亮度/% 荧光最大(峰值)发射波长/nm 标称值土3 耐热 ≥4级 耐热水 ≥3级 耐性 耐光 ≥3级 耐乙醇(有要求时) ≥3级 耐汽油(有要求时) ≥3级 2 GB/T 17001.1—2011 6试验方法 6.1物理指标试验方法 按GB/T22467.2—2008中6.2进行检验。 6.2相对荧光亮度 6.2.1原理 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的相对荧光亮度是指对试样与标样的印样,在254nm或365nm紫外线激 发下发出可见光范围内的荧光的明亮程度进行比较,检验结果以百分数表示。相对荧光亮度测试方法 分为目视测试法和仪器测试法。 6.2.2目视测试法 6. 2. 2. 1 仪器和工具 6.2.2.1.1调墨刀。 6. 2. 2. 1. 2 刮样刀。 6.2.2.1.3刮样纸:在254nm或365nm紫外线下不产生可见荧光。 6.2.2.1.4标准白墨。 6.2.2.1.5分析天平:最大称量100g、感量1mg。 称量用玻片:50mmX50mm×2mm。 6. 2. 2. 1. 6 6. 2. 2. 1. 7 功率不小于5W的254nm或365nm紫外光源。 6. 2. 2. 2 检验步骤 按以下步骤进行检验: 用分析天平在玻片上分别称取标准白墨2g,标准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0.2g,将称好的墨样 a)) 充分混合均匀。用同样的方法称量试样荧光防伪油墨并混合均匀。 b) 用调墨刀分别取少量调匀后的标样墨和试样墨涂于刮样纸的上部左、右侧,然后用刮样刀刮 成如图1所示的油墨刮样。 c) 将刮样置于同一紫外光下目视观察油墨的荧光亮度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可用改变试样标准 白墨的用量,直至左右的亮度一致为止。 d) 检验结果计算方法:按式(1)计算相对于标准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的试样的相对荧光亮度: S=B/AX 100% .....(1) 式中: S一一试样相对荧光亮度(标样为100%),%; B——冲淡试样用标准白墨的用量,单位为克(g); A一—冲淡标样用标准白墨的用量,单位为克(g)。 3
GB-T 17001.1-2011 防伪油墨 第1部分: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02 22:12:23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6 MB)
分享
友情链接
GB 12319-2022 中国海图图式.pdf
GB-T 11017.3-2014 额定电压110kV Um=126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3部分:电缆附件.pdf
T-CSAE 143—2020 纯电动乘用车一体化电驱动总成测评规范.pdf
GB-T 25441-2022 吸尘器电机.pdf
GB-T 34658-2017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pdf
ISO IEC IEEE FDIS 42010-2022(E) Software, systems and enterprise—Architecture description.pdf
T-CNLIC 0089—2023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家具用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pdf
SY-T 7617-2021 海相页岩地质力学评价规范.pdf
YD-T 4246-2023 电信网和互联网数据异常行为监测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pdf
GB-T 33565-2017 信息安全技术 无线局域网接入系统安全技术要求(评估保障级2级增强).pdf
ISO-IEC 27007 英文版 2022.pdf
GB-T 33018.3-2016 炭素企业节能技术规范 第3部分:机械加工.pdf
GB-T 16296.1-2018 声学 测听方法 第1部分:纯音气导和骨导测听法.pdf
GB-T 23023-2022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pdf
GB-T 6836-2018 缝纫线.pdf
GB-T 2679.1-2020 纸 透明度的测定 漫反射法.pdf
T-GDPIA 11—2020 数字化工厂 改性塑料制造 功能架构.pdf
GB-T 38289-2019 城市燃气设施运行安全信息分类与基本要求.pdf
GB-T 40656.1-2021 智慧城市 运营中心 第1部分:总体要求.pdf
GB-T 37400.3-2019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3部分:焊接件.pdf
1
/
3
12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1.6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