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BAA 0001-2020
I 目 次
前 言 ................................ ................................ ............ II
引 言 ................................ ................................ ........... III
1 范围 ................................ ................................ .............. 1
2 通则 ................................ ................................ .............. 1
3 场地与器材 ................................ ................................ ........ 1
4 人员 ................................ ................................ .............. 5
5 比赛规则 ................................ ................................ ......... 10
6 技术动作与战术 ................................ ................................ ... 22
7 技战术数据统计 ................................ ................................ ... 29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棒球运动装备与器材 ................................ ............. 35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棒球运动组织与赛事 ................................ ............. 36
附录C(资料性附录) 棒球运动技战术及统计数据 ................................ ....... 38
参考文献 ................................ ................................ ............ 44
索 引 ................................ ................................ ............ 45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BAA 0001-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棒球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棒球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棒球协会、北京华安联合认证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晓菊、杨建祥、徐冰、张磊、刘海鹏、王燕京、赵
英魁、付晋。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BAA 0001-2020
III
引 言
棒球运动是一项极具观赏性及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富有团队精神魅力,在我国的推广过程中,
发现其存在外来语及缩略语复杂,学名和俗名、意译和音译不统一等多方面问题,因此亟需一套系
统的标准化术语来规范棒球运动项目用语,以统一概念,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
本标准广泛收集了 《棒球竞赛规则》 以及棒球运动项目中的常用术语, 对各条术语进行了分析、
筛选,确定并重新定义了本标准的 270余条标准。
本标准在适度扩大专业领域的同时注意控制总量。 一方面删减了部分容易理解的简单术语, 适
当减少了复合构词的“长术语”;另一方面注意总结术语定义的实质内容,归纳提炼上位概念,而
对下位概念仅给出典型术语或易发生歧义的术语,使标准更为通俗易懂,简明易用。
由于很多术语的概念存在交叉现象,按照不同分类标准可能得到不同的体系结构,从而影响术
语在体系中的位置。本标准以运动项目涉及的对象为分类依据,以场上运动员的活动顺序为排序原
则,使标准层次及结构较为清晰合理。
除标准正文外,本标准列出了附录 A 棒球运动装备与器材 、附录B 棒 球运动组织与赛事 、附录
C 棒球运动技战术及统计数据 ,有助于使用者延展棒球运动 知识,更方便的 查找符号、缩略语的中
文含义。
使用者可以利用汉语拼音索引、英文对应词索引检索术语的条目号。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BAA 0001-2020
1
棒球运动项目基础术语
1 范围
本标准界定了棒球运动的基础术语及其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棒球运动的健身、教学、培训、竞赛及其他有关活动的领域。
2 通则
2.1
棒球运动 baseball
一项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攻、守两方各九人,利用球棒和手套,在棒球场里进行比赛的体育
运动。比赛中,两队轮流攻守,当攻队队员成功跑回本垒,就可得一分,在规定局数中总得分最高
的一队胜出。
注:棒球运动与垒球运动的主要区别在于场地、球、投手规则及跑垒规则的不同,而非运动员的性别差异。
3 场地与器材
3.1 场地
3.1.1
棒球场 baseball field
用于棒球运动的场地,形似扇形。
3.1.2
垒位 base
跑垒员为得分而必须按逆时针顺序踏触的位于内场四个角的位置。
注:垒位通常放置帆布垒包或橡胶板作为标志。
3.1.3
一垒 first base
击跑员为得分而按逆时针顺序踏触的第一个垒位。
3.1.4
二垒 second base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BAA 0001-2020
2
跑垒员为得分而按逆时针顺序踏触的第二个垒位。
3.1.5
三垒 third base
跑垒员为得分而按逆时针顺序踏触的第三个垒位。
3.1.6
本垒 home base
位于击球区内,跑垒员为得分而按逆时针顺序踏触的最后一个垒位。
3.1.7
投手区 pitcher's mound
棒球比赛中,供投手投球的圆形土墩区域,中置投手板。
3.1.8
接手区 catcher's box
接手在投手投球出手前所处的区域。
3.1.9
击球区 batter's box
击球员击球时所站立的,位于本垒板两侧的两个矩形区域。
3.1.10
准备击球区 on deck circle
下一位击球员在场上比赛区域内进行热身的区域。
3.1.11
跑垒指导区 coaches' box
跑垒指导员指导场上跑垒员跑垒时站立的区域。
3.1.12
投手练习区 bullpen
投手热身以准备投球的区域。
3.1.13
边线 foul line
界内区与界外区之间由本垒板尖角向外场引出的直线。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BAA 0001-2020
3 3.1.14
垒线 base line
两个相邻垒位之间的直线。
3.1.15
跑垒限制线 threefoot line
从本垒至一垒中间位置起,至一垒垒包后 3英尺(0.91m)止,在一垒边线外侧 3英尺(0.91m)
并平行于一垒边线的白线。
3.1.16
垒道 base path
防守队员欲触杀跑垒员时,跑垒员与垒位之间直线两侧各距 0.91m
的跑道。
3.1.17
跑垒限制道 three foot lane
由跑垒限制线和界线所构成的,确定击跑员在本垒区至一垒间跑动范围的长条区域。
3.1.18
草地线 grass line
内外场分界线
内场沙土地与外场草地的分隔线。
注:在人造草坪体育场中,内场沙土地最初仅放置在垒位周围以及投手区和击球区周围,在这种配置中,草地线通
常用白色弧线表示。
3.1.19
本垒打线 homerun line
判断是否为本垒打的标志线。
3.1.20
垒间距离 baseline distance
相邻垒位之间的直线 距离。
3.1.21
投手距离 pitching distance
投手板的前沿中心点与本垒板尖角的直线距离。
3.1.22
本垒打距离 homerun distance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BAA 0001-2020
4
本垒板尖角至本垒打线的直线距离。
3.1.23
界内区 fair territory
从本垒经一、三垒边线及其延长线一直到挡墙或围网(包括垂直面的空间)以内的区域。
3.1.24
界外区 foul territory
从本垒经一、三垒边线及其延长线一直到挡墙或围网(包括垂直面的空间)以外的区域。
3.1.25
内场 infield
棒球场以内外场分界线来区分内场和外场,分界线以内的界内区域称为内场。
3.1.26
外场 outfield
棒球场以内外场分界线来区分内场和外场,分界线以外的界内区域称为外场。
3.1.27
队员席 dugout;bench
为比赛
T-CBAA 0001—2020 棒球运动项目基础术语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6:1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