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7.060 A 47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461—2014 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技术保障规范 Rain hail rocket operating system technical support specifications 2014 - 10 - 30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5 - 02 - 02 实施 发 布 DB35/T 1461—201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与安全要求 ................................................................ 2 5 发射场所的选取 .................................................................... 3 6 发射仰角和发射方向要求 ............................................................ 3 7 火箭弹、发射架、发射控制器的安全要求 .............................................. 4 8 防雷安全要求 ...................................................................... 5 9 增雨防雹作业流程图、现场作业操作步骤 .............................................. 6 10 日常维护、保养 ................................................................... 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应急事故处置 .................................... 8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发射场所安全区与禁区的设定 ...................................... 9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增雨防雹作业现场操作步骤 ....................................... 10 参考文献 ............................................................................ 11 I DB35/T 1461—2014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写规则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 本标准由福建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三明市气象局、清流县气象局、将乐县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衣长、王珊珊、蔡河章、张泉锋、龚伟、黄秋兰、王婷婷、邓殷鸿、毛荣方、 李日豪、卜银军、龚成龙。 II DB35/T 1461—2014 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技术保障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的基本规定和安全要求,发射场所的选取,发射仰角和发射方 向要求,火箭弹、发射架、发射控制器的安全要求,防雷安全要求,增雨防雹作业流程、现场作业操作 步骤及火箭弹、发射架、发射控制器的日常维护、保养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BL系列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进行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其他系列可参照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QX/T 99—2008 增雨防雹作业系统安全操作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火箭作业系统 rocket operation system 由增雨防雹火箭弹、发射架及发射控制器组成。 3.2 增雨防雹作业 artificial precipitation and hail suppression 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以人工干预的方式对 局部大气的云物理过程进行影响,实现以增雨、防雹为目标的科学技术减灾活动。 3.3 火箭弹 rocket shell 火箭弹由催化剂播撒装置、动力装置(固定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或安全着陆系统和尾翼组成, 携带催化剂,发射到云体内指定部位,对云体进行增雨防雹播撒式催化作业的装置。 3.4 发射架 rocket launcher 赋予火箭弹定向稳定飞行的装置。 1 DB35/T 1461—2014 3.5 发射控制器 launcher controller 控制火箭弹发射的装置。 3.6 哑弹 misfire rocket 因点火系统失效致使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和播撒系统瞎火的火箭弹。 3.7 炸架 explosion the launcher 因点火系统失效致使火箭发动机和播撒系统瞎火,火箭弹滞留在发射架上,产生自毁爆炸的现象。 3.8 留架燃烧 burning on the launcher 因点火系统失效致使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瞎火,火箭弹滞留在发射架上,焰剂产生燃烧的现象。 3.9 爆炸式火箭弹 self-destuct rocket 爆炸播撒或爆炸自毁。 3.10 非爆炸式火箭弹 non-self-destruct rocket 燃烧播撒或残骸伞降。 3.11 非作业期间 during non-operation 当年内因旱情得到缓解或委托防雹作业任务结束,不再需要开展增雨防雹作业的时段。 3.12 实施机构 implementing agency 具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资格条件,经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审批实施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的单位。 4 基本规定与安全要求 4.1 实施机构应当为参加增雨防雹作业人员办理不低于航空险规格的人身意外保险,并办理第三人责 任险。 4.2 作业人员应取得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资格,作业指挥应取得增雨防雹作业指挥员资格。 4.3 火箭作业系统应当经过省气象主管机构年检合格。 4.4 作业前应发布《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公告》,样式按照省气象局人影办规定的统一格式制作。 4.5 作业前应检测火箭弹的弹体电阻、发射架的各通道电阻和发射控制器的工作电压等相关技术参数, 各项技术参数应符合 QX/T 99-2008 的要求,同时,也应符合生产厂家的要求。 2 DB35/T 1461—2014 4.6 火箭作业系统对空发射时,作业现场若处于平坦开阔地带且附近无建(构)筑物的,当附近有强 烈雷电活动时,应停止作业操作,并采取防雷避险措施。 4.7 火箭作业系统对空发射时,火箭发射方向和仰角应避开学校、医院、居民区等人口密集场所和油 库、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区域。装弹后,发射架附近严禁有人或牲畜活动。 4.8 作业期间,火箭弹可存放临时仓库;非作业期间火箭弹应当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统一组织清 点回收,可由当地军队或人民武装部协助存储或自建仓库保管。 4.9 自建弹药仓库,应经当地公安机关验收认可;临时弹药库(存放场所)应具有专用防爆箱,经地 市级气象局人影管理机构评估认定安全有保障后,方可存放。临时弹药库(存放场所)应设置在无强电 场、强磁场环境内,并具备防盗、防火、防潮、防雷等要求。 4.10 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应急事故的处理参见附录 A 的规定。 5 发射场所的选取 5.1 发射场所的选取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以及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有关规定并向航空管制部门报备。 5.2 经批准的发射场所应绘制安全射界图,作业点安全射界图的半径应大于所发射火箭弹弹道最远距 离的 1.2 倍,不得在非安全射界区内作业。 5.3 发射场所选取应避开航路、航线、城镇、油库、重要电力设施、国道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医 院、学校、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发射场所周围应视野开阔,作业方向上不得有障碍物,距离居民密集 区 500 m 以上。 5.4 发射场地应设立警戒标志和允许射击方位标志。 5.5 作业点应选取在作业目标区的上游。 5.6 发射场所应配备灭火器。 5.7 发射场所应选择在交通方便,能够被雷达探测所覆盖,通讯信号强的区域,方便作业指挥。 5.8 发射场所应设定作业安全区及禁区,发射场所作业安全区及禁区设定参见附录 B。 6 6.1 发射仰角和发射方向要求 发射仰角应为 55°~85°。当发射仰角≥70°时,火箭发射操作人员及发射场所附近人员应注意 顶空安全,防止弹体坠落伤害。 6.2 7 7.1 发射方向应严格按照安全射界图指定的安全区发射。 火箭弹、发射架、发射控制器的安全要求 火箭弹 3 DB35/T 1461—2014 7.1.1 从厂家购置并接收火箭弹前,应检查其检定或验收标识、编号及有关说明材料,要求火箭弹厂 家应提供国家规定的检定或验收标识,编号清晰,有关说明材料齐全。 7.1.2 火箭弹包装箱应结实、牢靠、防震、防潮,符合危险品包装要求。 7.1.3 火箭弹应外观无损、零件无脱落、结构无松动、无受潮发霉现象。 7.1.4 火箭弹应轻拿轻放,尾翼、弹尖不得有变形、损坏,火箭弹喷孔封胶带及警示标志应保存完好。 7.1.5 火箭弹应架空存放,执行先进先出、存整用零的出入库原则,不得使用过期火箭弹作业。 7.1.6 作业人员在解开火箭弹短路线前应穿释放身上的静电。 7.1.7 火箭弹使用时要登记火箭弹编号。 7.1.8 火箭弹在装填或卸架时,发射控制器电源应处于关闭状态。 7.1.9 作业人员不应使用发射控制器以外的任何仪器、设备测试火箭弹电阻。 7.1.10
DB35-T 1461-2014 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技术保障规范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9:34:5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