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65.020.40 B 65 备案号:51715-2017 内 蒙 DB15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061—2016 抗旱造林技术规程 Regulations for Drought Resistant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System 2016-10-15 发布 内蒙古自治区技术质量监督局 2017-01-15 实施 发 布 DB15/T 1061—2016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乌志颜、白玉茹、程瑞春、赵鸥、李晓宇。 1 DB15/T 1061—2016 抗旱造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抗旱造林技术的立地条件、树种选择、集水整地、苗木保湿、造林技术、抚育管理等 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人工造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15/T 374 内蒙古自治区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15/T 389 内蒙古自治区造林技术规程 DB15/T 967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抗旱造林 drought resistant afforestation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选择耐旱树种,通过苗木保湿、蓄水保墒等综合措施促进苗木生根生长、提 高成活率的造林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主要由抗旱树种选择、集水整地、苗木保湿、苗木水分调控、保 墒造林等技术组成。 3.2 培抗旱堆 drought resistant pile 在土石山区、黄土丘陵区栽植完苗木后,随即以苗干为中心自苗木根颈处向上培一个近圆台形的湿 土堆,可减少土壤失水,减轻苗木水分蒸腾,降低苗木晃动幅度,避免苗木根系透风,确保苗木成活的 保湿、保墒措施。 4 立地条件 分为土石山区,黄土丘陵区,沙区。 2 DB15/T 1061—2016 5 树种选择 根据立地条件,选择耐旱、耐风沙、抗逆性强的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树种选择参见附录A。 6 集水整地 6.1 反坡梯田整地 适于黄土丘陵区整地,具体设计图见图1。 图1 反坡梯田整地设计图 6.1.1 立地条件 坡度25°以下黄土丘陵区。 6.1.2 整地时间 造林前一年的雨季。 6.1.3 规格要求 沿等高线开挖反坡梯田,台面宽1.5m~2.5m,里切外垫,梯田向内倾斜成5°~10°的反坡,上下台 阶中心距保持在2.5m~3.0m之间,台面深翻25cm,碎土,拣除草根、石块等杂质,反坡外沿拍实并保持 平整光滑。 6.2 鱼鳞坑整地 适于坡度较陡的土石山区整地,具体设计图见图2。 图2 鱼鳞坑整地设计图 3 DB15/T 1061—2016 6.2.1 立地条件 坡度25°以上土石山区。 6.2.2 整地时间 造林前一年的雨季。 6.2.3 规格要求 开挖鱼鳞坑时,把挖出的表土堆在坑上沿外侧,再用里切外垫的方法,将生土培在下面围成半圆形 的土埂,然后在坑内深翻25cm,把表土填入坑内,坑长1.0m,宽0.6m,深0.6m,并且分布均匀, “品” 字型排列,外沿要踩实拍光。 6.3 大穴整地 适于较平缓的黄土丘陵区整地,具体设计图见图3。 图3 大穴整地设计图 6.3.1 立地条件 坡度25°以下黄土丘陵区。 6.3.2 整地时间 造林前一年的雨季。 6.3.3 规格要求 坑长1.5m~2.0m,宽0.8m,深1.0m,形状为长方形,“品”字型排列。 6.4 机械开沟整地 适于平缓沙地、平地、丘陵地整地,具体设计图见图4。 4 DB15/T 1061—2016 图4 机械开沟整地设计图 6.4.1 立地条件 黄土丘陵区及适合机械整地的其它类型区。 6.4.2 整地时间 丘陵区为造林前一年的雨季;沙区为造林时。 6.4.3 规格要求 用拖拉机牵引开沟犁,按预定行距开沟整地,沟深40cm~60cm。 6.5 水平阶整地 适于黄土丘陵区整地,具体设计图见图5。 图5 水平阶整地设计图 6.5.1 立地条件 坡度25°以下的黄土丘陵区。 6.5.2 整地时间 造林前一年的雨季。 5 DB15/T 1061—2016 6.5.3 规格要求 沿等高线挖成小台阶,里切外垫,外培低埂,埂高25cm;内侧留沟,沟深20cm;阶面宽度1.0m~1.5m, 长4.0m;阶间距离1.5m~2.0m。 6.6 水平沟整地 适于较陡的黄土丘陵区,具体设计图见图6。 图6 水平沟整地设计图 6.6.1 立地条件 坡度25°以上的黄土丘陵区。 6.6.2 整地时间 造林前一年的雨季。 6.6.3 规格要求 沿等高线开挖水平沟时,外沿用生土修筑梯形拦水墙,植树沟宽0.8m,长4m~5m,外培低埂,埂高 30cm,需踩实,拍平表面。表土回填,碎土,拣去杂草、石块等,上下台阶中心距保持在2.5m~3.0m。 6.7 汇集径流整地 适于较陡的土石山区整地,具体设计图见图7。 图7 汇集径流整地设计图 6 DB15/T 1061—2016 6.7.1 立地条件 坡度25°以下的土石山区。 6.7.2 整地时间 造林前一年的雨季。 6.7.3 规格要求 先挖坑,从山坡顶部“品”字型排列,坑长1.5m~2.0m,宽0.8m,深0.6m。株距4m,行距3m,坑的上 部左、右角处修筑“八”字型,高0.4m的拦水墙。集水面以扇型、长方形或倒三角形为宜,同时铲除集水 面上的杂草,铲平筑实,两边修小引水沟。应提前1个~2个季节,但最多不超过一年。 7 苗木保湿 7.1 裸根苗 7.1.1 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参照DB 15/T967规定执行。 7.1.2 栽植前准备 栽植前准备按以下要求: a) 修剪根系。栽植前剪掉病虫害及机械损伤的根系,露出新茬,主根留 20cm~30cm,侧根留长 15cm~20cm; b) 浸苗。将苗木根系选择流动的水浸泡 48h 以上;无明水的地方,挖深度 1.5m 以上大坑两个或 者更多,用防渗水塑料布铺在坑周围,底部放上 5cm 以上湿土,四周放上草帘子,注水浸泡不 超过 72h; c) 苗根蘸浆及生根剂处理。用粘土(或黄土)制成泥浆,将裸根苗根系部位放入泥浆中蘸根,造 林时可把 ABT 生根粉或其它生根剂溶液与泥浆配好后,进行蘸根; d) 植苗桶。栽植时用植苗桶装苗,桶内有 15cm 深的水。 7.2 容器苗 7.2.1 容器材料 有聚乙烯、塑料、无纺布、纸等,材料和类型均参照LY/T 1000规定执行。 7.2.2 容器规格 以聚乙烯为材料制作的控根容器,常用型号为1010、1017、2023三种,即容器直径10cm,高10cm; 直径10cm,高17cm和直径20cm,高23cm三种;其它容器规格参照LY/T 1000规定执行。 8 造林技术 8.1 直播造林 7 DB15/T 1061—2016 8.1.1 整地 鱼鳞坑整地,方法参见6.2;机械开沟整地,方法参见6.4;水平沟整地,方法参见6.6。 8.1.2 树种选择 小叶锦鸡儿、柠条锦鸡儿、文冠果、山杏、柄扁桃、蒙古扁桃、蒙古栎、山桃、核桃楸、杨柴等。 8.1.3 种子质量 参照DB15/T 374规定执行。 8.1.4 播种时间 每年封冻前。 8.1.5 播种量 表1 不同整地类型的播种量及方法 整地类型 播种量(粒) 播种方法 鱼鳞坑整地 3~5 穴 播 机械开沟整地 3~5 穴 播 水平沟整地 3~5 穴 播 8.2 植苗造林 8.2.1 整地 反坡梯田整地,方法参见6.1;鱼鳞坑整地,方法参见6.2;大穴整地,方法参见6.3;机械开沟整 地,方法参见6.4;水平沟整地,方法参见6.5;水平阶整地,方法参见6.6;汇集径流整地,方法参见 6.7。 8.2.2 树种选择 参见附录A。 8.2.3 初植密度 参见附录B。 8.2.4 栽植方法 栽植方法如下: a) 深栽造林。杨树等树干易生根的苗木,在深沟大坑的基础上,在沟内或坑内再挖植树穴,栽植 深度应高于苗木根颈处原土痕 5cm~10cm;油松等树干不易生不定根苗木,栽植深度应高于苗 木根颈处原土痕 3cm~5cm; b) 钻孔深栽造林。应用钻孔机或人工将孔打到地下水位以下 20cm,再插入无根的杨、柳树枝干, 然后填土,分层捣实; c) 其它参照 DB15/T 389 规定执行。 8 DB15/T 1061—2016 8.2.5 苗木水分控制 苗木水分控制如下: a) 截干。在栽植过程中按需求高度截断树木主干、主枝和骨干枝。在大伤口处涂抹一层油漆; b) 修剪。在栽植过程中剪裁植株的某些器官,如芽、干、枝、叶、花、果、根等; c) 生长调节剂。采用 ABT 生根粉、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萘乙酸、吲哚乙酸等生长调节 剂;参照产品说明书使用; d) 植物蒸腾抑制剂。全株喷施黄腐酸钠、乙酰水杨酸等植物蒸腾抑制剂 200 倍~500 倍,以滴水 为度。 8.3 保墒造林 8.3.1 覆盖 覆盖方法: a) 塑料膜覆盖。 露出苗干,将塑料膜面拉紧平展,将膜边缘及孔洞压土盖严,雨季撤膜; b) 枝条覆盖。将枝条均匀地铺在栽植后的苗木周围,其盖度以 95 %为合适; c) 秸秆覆盖。将秸秆均匀地铺在栽植后的苗木周围,并覆土 2cm~5cm。 8.3.2 造林措施 造林措施如下: a) 错时造林。在春季干旱地区,利用冷藏苗木或容器苗错开干旱时期进行造林; b) 顶凌造林。3 月下旬~4 月上旬进行,在土壤解冻 25cm 后能够满足苗木栽植深度、但还未完 全解冻时造林; c) 冬储苗造林。利用冬春季的自然低温(苗窖或冷库)贮藏苗木,人为延迟苗木的萌动,延长造 林时间,造林时间可延长至 5 月中下旬; d) 雨季造林。应用容器苗在雨季进行造林;容器苗起苗前要浇透水。造林时,埋土前将容器袋(营 养钵或类似容器)取下,回填湿土,踩实; e) 反季节造林。阔叶树胸径 4cm 以上、针叶树高 1.0m 以上的大规格苗木应带土坨,用草绳打包; 栽植时,区分阴阳面;栽植后应做支架。阔叶树应修剪,用树皮愈合剂或油漆涂伤口,喷施蒸 腾抑制剂;阔叶树胸径 4cm 以下,针叶树高 1.0m 以下的小规格苗木移植后,适当遮阳,可采 用 75%遮阳网或彩条布架设在离苗木外侧叶片 30cm~50cm 上方;移植后要灌透水。旱生性、 中生性、湿生性树种灌水间隔期递减。移植后要灌 2 次~4 次透水。伏天补灌

pdf文档 DB15-T 1061-2016 抗旱造林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1061-2016 抗旱造林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1061-2016 抗旱造林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1061-2016 抗旱造林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6:21:5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