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1.040.67 X 60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560—2015 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快速定量测定 PSP-qPCR 绝对定量法 Quickly detection methed to quantify pits mud microbial communities PSP-absolute qPCR method 文稿版次选择 2015 - 12 - 30 发布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 01 - 30 实施 发 布 DB34/T 2560—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浓香型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瑞思威尔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标准起草人:何宏魁、周庆伍、李安军、刘国英、余秀娟、汤有宏、葛向阳、张会敏、蒋军、聂 加燕。 I DB34/T 2560—2015 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快速定量测定 PSP-qPCR 绝对定量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种基于门特异性引物测定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快速定量优化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窖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快速定量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门特异性引物 phylum-specific primers,PSP 指特异性扩增某个门的所有微生物基因序列所共有且相对于其余门的微生物基因序列所独有的基 因序列的引物对,由一条正向引物(5’→3’)和一条反向引物(3’→5’)组成。 3.2 荧光定量 PCR quantitative PCR,qPCR 又称 real-time PCR,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3.3 Ct 值 cycle threshold value 指 PCR 反应体系中目标 DNA 浓度达到人为确定的阈值时的 PCR 循环次数。 3.4 TA 克隆 TA Clone 是一种亚克隆方式,在连接酶存在的情况下,依赖DNA链两端的腺嘌呤(A)和胸腺嘧啶(T)的互 补作用,将不同 DNA 链连接。 4 原理 1 DB34/T 2560—2015 实时荧光 PCR 技术,是指在 PCR 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控整个 PCR 过程。将标记有荧光素的 Taqman 探针与模板 DNA 混合后,完成高温变性,低温复性,适温延伸的热 循环,并遵守聚合酶链反应规律,与模板 DNA 互补配对的 Taqman 探针被切断,荧光素游离于反应体 系中,在特定光激发下发出荧光,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被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呈指数规律增长,通过 实时检测与之对应的随扩增而变化荧光信号强度,求得 Ct 值,进而根据未知样品的 Ct 值在标准曲线 的位置得到未知样品中目标序列的初始拷贝浓度的方法。 采用 SAP 技术(单碱基差异原则)设计门特异性引物,在引物的 3’端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当 在引物 3’末端倒数第二个碱基引入错配后,若最后一个碱基是强配对碱基,则此种情况下引物仍可以 与模板配对并延伸。 5 试剂和材料 5.1 本标准中所用的水,除文中提到的 ddH2O 属于经过两次蒸馏的双蒸水以外,其他实验室用水均指 符合 GB/T 6682 中要求的三级水。所述溶液,在未特别注明,均指水溶液。 5.2 土壤基因组 DNA 提取试剂盒。 5.3 胶回收试剂盒。 注:胶回收试剂盒是由相关试剂公司提供,可用不同公司的等效产品具有相同效果即可。 5.4 TA 克隆试剂盒。 注:TA 克隆试剂盒是由相关试剂公司提供,可用不同公司的等效产品具有相同效果即可。 5.5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注: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是由相关试剂公司提供,可用不同公司的等效产品具有相同效果即可。 5.6 5.7 5.8 5.9 PCR 试剂盒。 qPCR 试剂盒。 质粒 DNA 提取试剂盒。 细菌 16S rDNA 扩增引物。 注:第 4 章中所述主要试剂提及几种试剂盒和试剂,由于不同品牌的试剂盒中试剂和操作步骤略有差异,根据各 种试剂盒实际使用效果,为方便本标准的使用者,现对部分试剂盒给予常用供应商标注,供标准使用者参考。 6 仪器和设备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7 紫外核酸检测仪。 荧光定量 PCR 仪。 PCR 仪。 凝胶成像系统。 高速冷冻离心机。 冰盒。 移液枪。 八连管离心机。 测定步骤 7.1 门特异性引物设计 2 DB34/T 2560—2015 7.1.1 样品总 DNA 的提取、细菌 16S rDNA 的 PCR 扩增、克隆文库的构建及阳性克隆的筛选 提取窖泥样品中的基因组总 DNA(按 5.2 说明书的方法),以此为模板扩增接近全长的 16S rDNA。 1 选择扩增引物 ,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将指定片段的条带切胶回收纯化(按 5.3 说明书的方法), 然后进行 TA 克隆(按 5.4 说明书的方法),连接产物进行转化(按 5.5 说明书方法),后进行蓝白 2 斑筛选,获得一定数目的有效克隆 。 注1:扩增引物可以选择 27F(5’- AGA GTT TGA TCC TGG CTC AG-3’)和 1492R(5’-GGT TAC CTT GTT ACG ACTT-3’), 但不限于此。 注2:有效克隆在这里指最后的双向测序序列经过序列比对确实属于 16S rDNA 序列。 7.1.2 克隆测序、序列分析 有效克隆经过 DNA 测序,得到双向测序序列,利用拼接软件完成双向序列拼接,去掉来自克隆载 体的多余序列。经过相应网站(见编制说明)的进行比对,确定与已知序列的同源关系。将结果相同的 序列归为一个 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可进一步通过将各 OUT 的未知代表序列和已知标准菌的序列一起建立系统发育树的方式确认彼此 之间的亲缘关系。 3 把相同的门归在一起,不同的门之间的序列差异通过 SAP 技术处理 ,这些引物对以每个门的实际 16S 序列的 TA 克隆纯质粒为模板进行 PCR(按 4.5 说明书的方法)验证及所有门混合模板验证,以 及 qPCR (按 5.6 说明书的方法)验证,结果要求只扩增出来特异目的条带,Tm 值分析只有主带,且 4 不含引物二聚体或极少二聚体,得到门特异性引物序列 。 注3:所述引物在 SAP 技术处理过程中,在某些引物的 3’端倒数第二碱基引入人为错配,该错配不影响靶序列的扩 增,却可以破坏非靶序列的扩增,增强了引物的特异性。 注4:得到的门特异性引物序列直接通过有关生物技术公司合成。 7.2 群落结构定量方法-PSP-qPCR 绝对定量法 注:由于不同 qPCR 定量测定涉及 qPCR 体系配制和程序设定,而不同 qPCR 试剂盒和不同 qPCR 仪在操作上会有 所不同,本标准给出的方法较笼统,具体操作可参考附件C 中举例说明。 7.2.1 普通 PCR 引物筛选实验 a) b) 进行梯度 PCR,电泳。通过电泳,选择最佳退火温度,将产生引物二聚体的引物排除。 选择出来的引物扩增对应门的 16S rDNA 序列和非对应门的 16S rDNA 序列。模板选择使用 TA 克隆质粒。选择能够正确扩增目标序列的引物(选择引物的原则是所选引物能正确扩增目标序 列,对非目标序列不扩增。若引物对目标序列正常扩增,对非目标序列有微弱的扩增,对此引 物选择保留)。 7.2.2 qPCR 预实验 5 经普通 PCR 试验筛选出的 PSP 引物进行 qPCR 预实验 (按 5.7 说明书的方法)。 检查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溶解曲线中,只有 PCR 产物所产生的峰,没有引物二聚体峰存在。同 6 时做空白对照(以 ddH2O 为模板)和阴性对照 (以非目标质粒为模板),确保没有扩增曲线产生,即 一直保持水平线,没有起峰,没有典型的对数生长期。另外,引物二聚体扩增峰典型得出现于空白对照 中,尤其是扩增循环的后面几个循环。即这种情况下,实验样品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正常,空白对照的 溶解曲线只有引物二聚体的峰, 阴性对照只有非目标产物峰或者引物二聚体峰。 注5:所述 qPCR 预实验是指只进行简单的 qPCR 试验,不需要配合使用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 3 DB34/T 2560—2015 注6:如果阴性对照出现了扩增曲线,非目标序列微弱扩增。在 qPCR 扩增曲线图谱中表现为阴性对照,即非正常扩 增的目标产物的扩增曲线开始起峰的循环数少于正常样品的循环数。少于 35 个循环,选择保留,检测时,只 要将 qPCR 检测程序设定为 35 个或稍少于 35 个循环即可。此外,如果发现某检测样品的 CT 值大于阴性对照, 默认该样品的检测目标为 0。 7.2.3 质粒标准品的制备 质粒标准品可以是纯化后的 PCR 产物,也可以是含有 PCR 产物的质粒。本标准中选用含有 PCR 产物的质粒。 具体制备过程参考附件B。 7.2.4 qPCR 体系的配制 7.2.4.1 qPCR 扩增体系 基因组模板(来自于样品中,记为 N 组)、引物(待测定门的特异性引物)、Taq DNA 聚合酶、 2+ qPCR 缓冲液(含dNTP和Mg )、ddH2O(灭菌)、制备好的质粒(用作qPCR标准品)。 7.2.4.2 质粒标准品的梯度稀释 1) 2) 3) 4) 准备 10 个无菌的 1.5 mL 的离心管,每管中加入 18 μL 的双蒸水,吸取质粒原液 2 μL 加 入到第 1 管中,然后用手指弹匀,离心甩下来(转速达到 5000 rpm 立即停止);再弹匀 -1 甩下来,这样每个稀释液弹匀离心两次,得到 10 稀释液。 -2 再在第一个管子中吸取 2 μL 到第 2 管中,如前操作,得到 10 稀释液。 -8 如操作 1)、2),计稀释 8 个梯度,即梯度稀释至 10 。 -1 -2 然后使用最后 6 个梯度进行 QPCR 定量,舍掉 10 和 10 两个梯度。 注:稀释的梯度和稀释倍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不限于以上所述。根据经验,对于微生物门的质粒梯度一般稀释 8 个梯度,梯度稀释一般选择 10 倍稀释。最终用来制作标准曲线的稀释点取决于被检测未知样品的浓度范围, 最好是保证未知样品的浓度点位于标准曲线的直线范围。 7.2.4.3 qPCR 体系的配制 qPCR 体系的
DB34-T 2560-2015 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快速定量测定 PSP-qPCR绝对定量法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5:43:4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