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65.020.01 B05 备案号:50044-2016 内 蒙 DB15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011—2016 兴安 1 号蓝莓生产技术规程 Xingan No.1 blueberry producing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2016 - 06 - 30 发布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 09 - 30 实施 发 布 DB15/T 1011—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呼伦贝尔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内蒙古馥春洲野生资源科技开发公司、内蒙古大兴 安岭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内蒙古博众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呼伦贝尔市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连俊文、邹芳钰、苏德志、吴晓红、闫学松、随洋、张红蕾、廉培勇、郝丽、 孙翠杰、赵旭。 I DB15/T 1011—2016 兴安 1 号蓝莓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兴安 1 号蓝莓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产地环境、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 其他管理及采收、包装、运输、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地区兴安1号蓝莓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 9681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9689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生产技术 3.1 产地环境 3.1.1 环境要求 基地应远离城市和交通要道,距离公路应大于50 m,周围3 km以内没有工矿企业的直接污染源(“三 废”的排放)和间接污染源(上风口或上游的污染)区域,超过的应修建水平梯田。环境符合NY/T 391 的规定。 3.1.2 生态要求 寒温带地区、温带和暖温带地区,阳光充足,年均温度-2.2 ℃~8 ℃,最冷月均温-28 ℃~-10 ℃, 全年无霜期80 d~170 d,≥10 ℃,年积温1200 ℃~3100 ℃,冬季极端温度可耐寒-50 ℃;土壤疏松、 1 DB15/T 1011—2016 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通气良好,坡度应小于10 °;土壤排水性好,湿润但不积水;土壤pH值在 4.5~6.5,土壤有机质应大于10 %。 3.2 土壤改良 3.2.1 调节土壤 pH 值 当土壤pH值大于6.5时,施用200目~300目的硫磺粉进行调节至4.5~6.5。施用时,将硫磺粉均匀 撒施于全园,深翻15 cm~20 cm。视不同类型的土壤,硫磺粉用量不同,一般情况壤土pH值由6.0降至 4.5,硫磺粉用量1650.00 kg/hm2,pH值由7.0降至4.5,硫磺粉用量2850.00 kg/hm2 。 3.2.2 增加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10 %时,应通过添加适量草炭土(泥炭土)、松针、锯木屑、有机农家肥和烂 树皮等酸性基质进行改良。挖宽50 cm、深40 cm的定植沟,有机质、有机肥、原土按1:1:1的比例进行 改土。有机质最好用酸性草炭;如果用锯末、树皮等应先堆放1年以上,完全腐熟分解后再使用。 3.3 整地 土壤耕翻平整。行向以南北向栽植为宜,不规则丘陵地可沿等高线栽植,平地起垄栽植,栽植坡度 应小于10 °。株行距为1.0 m~1.2 m×1.2 m~1.5 m。挖50 cm×50 cm×50 cm定植穴,或50 cm×50 cm 定植。 3.4 苗木条件 3.4.1 苗木质量 选择2年~3年生、株高30 cm以上、地茎直径0.4 cm以上苗木建园。要求植株健壮、分枝多、根系 发达、无病虫害和明显伤害。 3.4.2 苗木类型 种植苗木使用1年生根蘖苗,2年生嫩枝扦插苗和硬枝扦插苗,3年生组织培养苗。 3.5 种植管理 在4月中旬~5月上旬,苗木枝芽萌动前栽植。栽植时将表土、基质与肥料混匀后回填,边回填边踩 踏,防止后期苗木下沉。栽植时避免苗木根系与肥料直接接触。栽植深度以土壤部位高出苗木根茎部位 3 cm~5 cm为宜。定植后及时浇透水。 3.6 抚育管理 3.6.1 土壤管理 3.6.1.1 清耕法 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在整个生长季节中耕3~5次,中耕深度以5 cm为宜。 3.6.1.2 生草法 行间种植紫花苜蓿、大豆等豆科作物,每年刈割3次,覆于行间。 3.6.1.3 覆草法 2 DB15/T 1011—2016 土壤覆盖物以松针、有机农家肥、作物秸秆和锯末为主,覆盖物厚度在10 ㎝以上。用腐熟的农家 肥或植物秸秆叶子腐烂腐熟后形成的天然肥料。不应掺入草木灰、石灰等碱性物质。 3.6.2 追肥 3.6.2.1 肥料种类 当土壤pH值大于6.5时,使用硫酸铵作为主要氮肥。氮、磷、钾配比1∶1∶1。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 壤,氮肥用量减少,氮磷钾比例以1∶2∶3为宜;而在矿质土壤上,磷钾含量高,氮、磷、钾比例以 1∶ 1∶1或2∶1∶1为宜。当土壤中磷素水平低于6mg/kg时,增施五氧化二磷15 kg/hm²~45 kg/hm²。使用 肥料符合NY/T 496的规定。 3.6.2.2 追肥方法 3.6.2.2.1 土壤追肥 可采用撒施、沟施或穴施的方式,施肥深度为10 cm~20 cm。施肥后要及时灌。 3.6.2.2.2 叶面追肥 结合土壤施肥,针对植株缺素症状,通过喷施叶面肥予以补充。营养型叶面肥有尿素、磷酸二氢钾、 稀土微肥等;调节型叶面肥有复硝酚钠、芸苔素内酯、赤霉素、2.4D、DA-6(乙酸二乙氨基乙醇酯)、 生根剂、多哮矬等;生物型叶面肥有氨基酸、核苷酸、核酸、腐殖酸、固氮菌、分解磷、生物钾等;复 合型叶面肥种类繁多。 追肥的方法以各种肥料说明书为。 3.6.2.3 追肥时间 土壤追肥每年分2次,第1次在萌芽前(4月下旬~5月上旬),第2次在开花前后(5月下旬~6月上 旬),每次施肥间隔时间5周~6周。 3.6.2.4 追肥数量 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树体状况、田间管理水平、气候条件等因素来确定。定植第1年株施 N-P2O5-K2O,追肥总量为10 g~1g~3 g,以后每年按5:1:2比例较上一年追肥量增加30 %~50 %,定 植第5年株施N-P2O5-K2O,追肥施肥总量32 g~7 g~16 g。优质有机肥按每株2 kg~5 kg追用。 3.6.3 水分管理 采用滴灌和喷灌。土壤含水量以维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 %~80 %为宜。在萌芽期、枝条快速生 长前期、果实膨大期应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在果实成熟期与采收前应适当控制水分供应,提高果实品 质。晚秋季节减少水分供应,促进枝条成熟。入冬前灌1次封冻水。 3.6.4 整形修剪 3.6.4.1 修剪时期 整形修剪时期分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以冬季修剪为主。 3.6.4.2 修剪方法 3.6.4.2.1 幼龄树修剪 定植不满3年的幼树以培养扩大灌丛和整形为主。修剪方法是剪去除花芽以外的细弱枝条和小枝组。 3 DB15/T 1011—2016 3.6.4.2.2 成龄树修剪 植3年~20年,疏除株丛内的细弱枝、衰老枝、病虫枝、过密枝或枝组,回缩老枝。每年培养新的 枝组,并疏除过多的花芽。 3.6.4.2.3 老树平茬复壮 定植20年后,用割灌机沿地面平茬,留桩高度2 cm。 3.6.5 病虫害防治 3.6.5.1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选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交替 用药,改进施药技术,降低农药用量。化学农药的施用应符合GB 4285、GB/T 8321的规定。 3.6.5.2 主要病虫害种类 主要病害为缺铁症、叶斑病、灰霉病和炭疽病;主要虫害为蛴螬、天牛、刺蛾、白蛾等。 3.6.5.3 防治方法 3.6.5.3.1 农业防治 结合修剪、深翻等农事操作,去除病虫枝梢、叶、果及杂草,以减少菌源,降低虫口基数。 3.6.5.3.2 物理防治 成虫发生为害期,使用频振式杀虫灯、糖醋罐(瓶)、色板诱杀等诱杀害虫。 3.6.5.3.3 化学防治 病虫发生期间,视病虫发生情况确定物用农药种类、用量及防治适期。按GB 4285、GB/T 8321的规 定执行;不应使用剧毒农药,用药符合国家标准,并注意不同农药的科学、合理地交替使用。开花期、 浆果成熟前20 d至采果结束之前禁止用药。 缺铁症和叶斑病防治用降低土壤pH值、增施有机质、合理施肥、施用铁肥等方法;白粉病防治方法 花期后使用7.7 %福美铁,10 d~14 d后再喷1次;炭疽病防治方法先用绿亨1号恶霉灵灌根,再用咪鲜 胺或者百泰喷雾。各种防病药剂按照说明书严格执行。 3.6.6 其他管理 3.6.6.1 花期放蜂 花期释放壁蜂和利用蜜蜂进行授粉,以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3.6.6.2 鸟类驱避 果实成熟期,可用防鸟网、稻草人、电驱鸟器、驱鸟剂等方式驱赶鸟类,防止啄食果实。 3.7 果实采收及采后处理 3.7.1 采收 4 DB15/T 1011—2016 果实成熟期不一致。果皮变紫色并可挤出浆汁为成熟果实, 6月下旬~9月上旬分批采收。雨、露、 雾、高温天气,或果实表面有水时不宜采收;急需应急采收时,应水洗速冻贮存。鲜食用果品采摘时要 轻拿、轻放。病果、畸形果应单收单放。 3.7.2 采后处理 果实采收后,应立即进行预冷处理,使果实温度降至10 ℃以下,以去除果实热量,有效防止腐烂。 预冷的方式采用真空冷却或冷风冷却。 3.8 包装、贮藏、运输 3.8.1 包装 装果容器宜采用较浅的透气纸箱、果盘等。鲜食销售的果实包装通常选用有透气孔的聚苯乙烯小盒, 每小盒装150 g,每个纸箱单层摆放6个小盒;速冻果实包装通常选用聚乙烯袋,每袋25 kg或50 kg;加 工用果实可用大的透气型料筐或浅的周转箱、果盆等直接包装运输至加工厂。包装材料应符合GB 9681、 GB 9689的规定。包装标识应符合GB 7718的规定。 3.8.2 贮藏 3.8.2.1 低温贮藏 鲜果的贮藏宜采用冷藏保鲜或气调贮藏保鲜的方式,贮藏温度-2 ℃~2 ℃。 3.8.2.2 冷冻贮藏 冷冻果的贮藏,果实采收分级包装后,每10 kg或13.5 kg一袋,装箱,在-20 ℃以下,加工成速冻 果。速冻果在运输过程中应冷冻。 3.8.3 运输 果实应采用冷链运输,运输过程中应保持10 ℃以下温度。运输工具应清洁无污染,装运时应轻装

pdf文档 DB15-T 1011-2016 兴安1号蓝莓生产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1011-2016 兴安1号蓝莓生产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1011-2016 兴安1号蓝莓生产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1011-2016 兴安1号蓝莓生产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5:32:5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