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286070.0
(22)申请日 2022.08.30
(73)专利权人 福建八方铸造有限公司
地址 353000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经济开
发区旧县园区
(72)发明人 朱显忠
(51)Int.Cl.
B24C 9/00(2006.01)
B07B 1/28(2006.01)
B07B 1/4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抛丸机抛头下丸料的滤网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机下丸滤网装置技术
领域, 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抛丸机抛头下丸料的滤
网结构, 包括上丸料管和下丸料管, 上丸料管和
下丸料管之间设置有 过滤壳, 过滤壳包括有上过
滤座和下过滤座, 上过滤座和下过滤座上分别开
设有上下贯穿的丸料通道, 上过滤座的底面开设
有环形插槽, 环形插槽内设置有震动过滤机构,
震动过滤机构 包括有过滤斗, 过滤斗的底面开设
有上下贯穿的滤孔, 滤孔内设置有过滤网, 过滤
斗的顶端沿轴向均匀分布设置有弹簧, 下过滤座
上设置有震动驱动机构, 通过过滤壳内震动驱动
机构和震动过滤机构的配合, 可对 过滤网上的待
抛钢丸进行震动过滤, 能够防止待抛钢丸的堆积
堵塞, 有效提高待抛钢丸的过滤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218137378 U
2022.12.27
CN 218137378 U
1.一种用于抛丸机抛头下丸料的滤网结构, 包括上丸料管(1)和下丸料管(2), 其特征
在于: 所述上丸料管(1)和下丸料管(2)之间设置有过滤壳, 过滤壳包括有上过滤座(31)和
下过滤座(32), 上过滤座(31)和下过滤座(32)固定安装, 上过滤座(31)和下过滤座(32)上
分别开设有上下贯穿的丸料通道(33), 上丸料管(1)和下丸料管(2)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两
个丸料通道(33)相互远离一端的内侧壁上, 上过滤座(31)的底面开设有环形插槽(34), 环
形插槽(34)内设置有震动过滤机构, 震动过滤机构包括有过滤斗(41), 过滤斗(41)活动套
入在环形插槽(34 )内, 过滤斗(41)的底面开设有上下贯穿的滤孔, 滤孔内设置有过滤网
(45), 过滤斗(41)的顶端沿轴向均匀分布设置有弹簧(43), 过滤斗(4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
撞击套筒(46), 撞击套筒(46)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对撞击套筒(46)进行限位撞击的撞击环
(5), 撞击环(5)固定连接在下过滤座(32)上, 下过滤座(32)的顶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
活动槽(35), 下过滤座(32)上设置有震动驱动机构, 震动驱动机构包括有转杆(71), 转杆
(71)与下过滤座(32)呈 活动套入关系, 转杆(71)的两端外壁分别固定套入有用于配合顶动
过滤斗(41)的偏心凸轮(73), 两个偏心凸轮(73)分别位于 两个活动槽(3 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抛丸机抛头下丸料的滤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
滤斗(41)的顶端沿轴向均匀分布设置有限位杆(42), 限位杆(42)与弹簧(43)对应设置, 每
个限位杆(42)均与过滤斗(41)呈 活动套入关系, 每个限位杆(42)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环
形插槽(34)的顶内壁上, 每 个弹簧(43)分别活动套入在对应限位杆(42)的顶端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抛丸机抛头下丸料的滤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
滤斗(41)的底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料管(44), 第一导料管(44)活动套入在上过滤座
(31)上的丸料通道(3 3)内, 第一 导料管(44)的顶端内侧壁呈扩口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抛丸机抛头下丸料的滤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震
动驱动机构还包括有伺服电机(72), 伺服电机(72)固定安装在下过滤座(32)的左面, 伺服
电机(72)通过传动轴与转杆(71)传动连接, 转杆(71)穿插在上过滤座(31)上的丸料通道
(33)和两个环形插槽(3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抛丸机抛头下丸料的滤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震
动过滤机构和震动驱动机构之间设置有防堵机构, 防堵机构包括有第二导料管(61), 第二
导料管(61)的顶端活动套入在撞击套筒(46)内, 第二导料管(61)的底端活动套入在上过滤
座(31)上的丸料通道(33)内, 第二导料管(61)的底端外侧壁固定套入有限位套环(65), 限
位套环(6 5)活动套入在上 过滤座(31)上的丸料通道(3 3)的内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抛丸机抛头下丸料的滤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导料管(61)的顶端内侧壁呈扩口状, 第二导料管(61)的上端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横杆
(62), 横杆(62)的顶 面中心固定套入有轴杆(63), 轴杆(63)与过滤网(45)呈活动套入关系,
轴杆(63)的顶端外壁固定套入有用于 旋转刮动过 滤网(45)顶面的刮板(6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抛丸机抛头下丸料的滤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导料管(61)的底 面开设有齿槽, 转杆(71)的外壁上固定套入有与第二导料管(61)底 面齿
槽相适配的齿轮(74), 齿轮(74)通过轮齿与第二 导料管(61)底面的齿槽啮合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137378 U
2一种用于抛丸机 抛头下丸料的滤网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机下丸滤网装置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抛丸机抛头下
丸料的滤网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经检索申请号CN202220969638.6公开了一种用于抛丸机抛头下丸料的滤网结构,
具有滤头结构, 滤头结构的上下端面上分别 设有上丸料管和下丸料管, 下丸料管通向抛丸
机抛头; 所述滤头结构具有盒体, 盒体内设有过滤网, 该过滤网将盒体 分隔成上下两部 分空
间, 盒体的上部 分空间与上丸料管连通, 盒体的下部 分空间与下丸料管连通; 盒体的侧壁上
位于上部分空间处还设有用于取杂物的窗口, 窗口上设有阀门板
[0003]该用于抛丸机抛头下丸料的滤网结构, 仅通过盒体内的过滤网之间对钢丸进行过
滤, 在过滤过程中, 不仅易 发生待抛钢丸在过滤网上堆积堵塞的现象, 同时待 抛钢丸中的混
杂物经过滤网过滤后也会堆积在过滤上, 虽然该装置能够通过盒体上的取杂窗口将过滤的
混杂物取出, 但如果清理不及时, 这些过滤堆积在过滤网上 的混杂物极易造成过滤网的堵
塞而影响待抛钢丸的畅通下料, 进一步导致了钢丸堵塞情况 的发生, 且如果通过窗口进行
频繁地取杂并不现实, 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还影响抛丸机正常稳定的运行, 综上所述,
该用于抛丸机抛头下丸料的滤网结构存在使用缺陷。
[0004]为此, 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抛丸机抛头下丸料的滤网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用于抛丸机抛
头下丸料的滤网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抛丸机抛头下丸
料的滤网结构, 包括上丸料管和下丸料管, 上丸料管和下丸料管之 间设置有过滤壳, 过滤壳
包括有上过滤座和下过滤座, 上过滤座和下过滤座固定安装, 上过滤座和下过滤座上分别
开设有上下贯穿的丸料通道, 上丸料管和下丸料管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两个丸料通道相互
远离一端的内侧壁上, 上过滤座的底 面开设有环形插槽, 环形插槽内设置有震动过滤机构,
震动过滤机构包括有过滤斗, 过滤斗活动套入在环形插槽内, 过滤斗的底面开设有上下贯
穿的滤孔, 滤孔内设置有过滤网, 过滤斗的顶端沿轴向均匀分布设置有弹簧, 过滤斗的底 面
固定连接有撞击套筒, 撞击套筒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对撞击套筒进行限位撞击的撞击环, 撞
击环固定连接在下过滤座上, 下过滤座的顶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活动槽, 下过滤座上
设置有震动驱动机构, 震动驱动机构包括有转杆, 转杆与下过滤座呈活动套入关系, 转杆的
两端外壁分别固定套入有用于配合顶动过滤斗的偏心凸轮, 两个偏心凸轮分别位于两个活
动槽内。
[0007]进一步, 所述过滤斗 的顶端沿轴向均匀 分布设置有限位杆, 限位杆与弹簧对应设
置, 每个限位杆均与过滤斗呈活动套入关系, 每个限位杆 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环形插槽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8137378 U
3
专利 一种用于抛丸机抛头下丸料的滤网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6:23:0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