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B 64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684—2017 黄甜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n cultivating for shoot produce bamboo stand of Acidosasa edulis Wen 2017 - 10 - 24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1 - 24 实施 发 布 DB35/T 1684—2017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丰产指标 ...................................................................................................................................................... 2 5 造林技术 ...................................................................................................................................................... 2 6 抚育措施 ...................................................................................................................................................... 3 7 档案管理 ......................................................................................................................................................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黄甜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施肥措施 ........................................................................ 5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黄甜竹主要病虫害及常用防治方法..................................................................... 6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黄甜竹笋用林丰产栽培小班档案卡..................................................................... 8 参考文献 ............................................................................................................................................................ 9 I DB35/T 1684—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龙岩市林业调查规划所、新罗区林业局、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林木种苗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廖彬森、罗龙发、廖柏林、陈存及、范辉华、张文元、兰明、陈源锌、黄清香。 II DB35/T 1684—2017 黄甜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甜竹(Acidosasa edulis Wen)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丰产指标、造林 技术、抚育措施、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黄甜竹笋用林丰产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1678—2014 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通用要求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DB35/T 169—1993 森林立地分类 DB35/T 641—2005 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 母竹 parent bamboo 用于繁殖或造林的带鞭植株。 3.2 来鞭 coming rhizome 与母竹相连的鞭芽朝竹苗秆方向的鞭段。 3.3 去鞭 going rhizome 与母竹相连的鞭芽背向竹秆方向的鞭段。 3.4 秆柄 culminate neck 竹秆与竹鞭(地下茎)的连接部位。 3.5 垦复 improvement of standcondition 浅锄或深翻竹林地,除去树蔸、竹伐蔸、老竹鞭和石块。 1 DB35/T 1684—2017 4 丰产指标 造林4年后郁闭成林,第5年各地类黄甜竹笋用丰产林平均胸径、年产笋量、立竹数指标见表1。 表1 黄甜竹笋用林丰产指标 立地类型 指 标 Ⅰ Ⅱ 平均胸径/cm 4~5 3~4 年产笋量/(kg/hm2) 22 500 15 000 立竹数控制/(株/hm2) 7 500~9 000 9 000~11 250 年龄结构 1~3年生竹株各占30%,4年生占10%。 1~3年生竹株各占30%,4年生占10%。 立地类型应符合DB35/T 169—1993要求。 5 造林技术 5.1 林地选择 5.1.1 气候 年平均气温14 ℃~18 ℃,极端低温-3.8 ℃,有效积温大于或等于10 ℃;年平均降雨量1 200 mm~ 1 80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 5.1.2 地形 海拔800 m以下,坡度小于25°且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或灌溉方便的缓坡地。 5.1.3 环境 环境质量应符合LY/T 1678—2014要求。 5.1.4 土壤 土层厚度50 cm以上的沙壤土或红、黄壤土,pH值4.5~7.0,疏松、透气、湿润且排水良好。 5.2 作业设计 按DB35/T 641—2005规定执行。 5.3 造林地准备 5.3.1 林地准备 冬季清除杂草、杂灌、老树头。深翻。 5.3.2 挖穴 挖明穴900 个/hm2~1 200 个/hm2。穴规格:60 cm×50 cm×40 cm,长边沿等高线方向。 2 DB35/T 1684—2017 5.3.3 施基肥 结合回表土施基肥,每穴施复合肥0.5 kg~1 kg或腐熟农家肥5 kg~10 kg;穴规格与来鞭和去鞭对 应,并与表土拌匀。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2014要求。 5.4 造林母竹 5.4.1 母竹选择 选择1~2年生,胸径2 cm~4 cm,生长健壮、枝叶茂盛,分枝低,无病虫害的优良竹株。 5.4.2 母竹挖掘和留枝 挖掘时做到不伤鞭芽和秆柄,带完整土球;竹鞭无破裂,留来鞭15 cm~20 cm,去鞭25 cm~30 cm, 竹杆留3~5盘枝条,砍梢切口平滑不开裂。 5.4.3 母竹运输 挖掘后做好标签及时运输,搬运时轻拿轻放,保护土球,防止脱水。标明品种、产地、挖掘时间。 5.5 栽植 5.5.1 时间 1月至3月为宜。最好选择雨后栽植。 5.5.2 方法 母竹挖掘后1 d~2 d内完成栽植,先进行修穴和回表土,再将母竹放入穴内,让鞭根自然舒展。竹 蔸下部和竹鞭、鞭根与土密接,自下而上,回填表土,分层夯实。浇定根水。 5.5.3 补植 第2年和第3年对缺株和死株进行补植。 6 抚育措施 6.1 松土除草 栽植后第1~3年每年进行2次以上除草松土,每年的5月至6月、9月至10月各除草松土1次,第4年后 每年进行1次以上松土除草。 6.2 施肥 结合除草松土进行施肥,施肥的时间、方式等要求参见附录A;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2014 要求。 6.3 竹笋留养 造林后3年内清理生长不良、病虫笋,全部保留生长健壮的竹笋,使竹林尽早郁闭。 6.4 套种 新造竹林地前2年可套种绿肥或经济作物,以耕代抚。 3 DB35/T 1684—2017 6.5 留笋养竹 在出笋盛期按照挖近留远、挖弱留强、挖密留疏的原则,每年4月上旬留养生长健壮的竹笋 2 000 株/hm2~3 000 株/hm2,清理病虫笋、多余的笋。采笋时不损伤竹鞭,并覆土。 6.6 调整竹林结构 保留1~4年生的竹株,伐除5年生以上竹株,1~3年生竹株各占30%,4年生占10%;同时,调 控立竹密度,使1~4年生竹株立竹密度Ⅰ类地控制在7 500 株/hm2~9 000 株/hm2;Ⅱ类地控制在 9 000 株/hm2~11 250 株/hm2。 6.7 病虫害防治 6.7.1 预防措施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及时开展对黄甜竹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做好检疫工作,实施 竹林生态系统管理,推行无公害防治。 6.7.2 防治方法 适时做好以营林、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工作。
DB35-T 1684-2017 黄甜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4:26:1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