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11.220 B 43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13/T 2614—201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控技术规程 2017 - 11 - 22 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12 - 22 实施 发 布 DB13/T 2614—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邯郸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市神康药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世英、张登荣、杨俊琦、宋金祥、刘欣、张玉果、高林。 I DB13/T 2614—201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术语和定义、鉴别诊断及防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存栏量在1000只以上的规模化养鸡场和动物诊疗单位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1168-2006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 5030-2016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年版)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infectious bronchitis, IB 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 4 鉴别诊断 诊断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时,应注意与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产蛋下降综合 征、传染性鼻炎、鸡慢性呼吸道病、黏膜型鸡痘(白喉型)、禽曲霉菌病相区别,其鉴别方法见附录A。 5 防控措施 5.1 预防措施 5.1.1 养殖场选址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进行选址。 5.1.2 消毒 5.1.2.1 环境消毒 1 DB13/T 2614—2017 5.1.2.1.1 进鸡前,鸡舍要经过五步消毒,即清扫、高压冲洗、火焰烧灼、消毒液喷雾、福尔马林与 高锰酸钾熏蒸消毒。 5.1.2.1.2 地面喷洒 2%火碱液,鸡舍周围 1.5 m~2.5 m 范围内生石灰消毒,鸡场场区道路应定期消 毒。 5.1.2.2 人员消毒 5.1.2.2.1 饲养员在进入生产区时应先换衣,洗手,脚踏消毒池,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1 min~2 min。 5.1.2.2.2 饲养人员固定岗位。 5.1.2.2.3 发生疫情时,鸡舍饲养员要隔离,按规定时间,解除封锁(隔离)。 5.1.2.3 用具消毒 5.1.2.3.1 饮水器和料槽每周清洗一次,先用消毒剂清洗,再用清水冲洗。 5.1.2.3.2 炎热季节,每周二次,用 0.05 %~0.2 %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 5.1.2.3.3 医疗器械冲洗后,再煮沸消毒。 5.1.2.4 带鸡消毒 5.1.2.4.1 采用大雾喷头,喷洒鸡舍各部位及设备,重点喷雾空间。 5.1.2.4.2 喷洒鸡群时,喷头朝上,离鸡头上方 20 cm 左右,每周 2 次~3 次,发病时,每天 1 次。 且注意不同消毒剂,每周交替使用,避免产生交叉耐药性。 5.1.2.4.3 冬春季节温度过低,用温水消毒。鸡舍温度在 20℃~30℃,消毒效果较为理想。 5.1.3 饲养管理 5.1.3.1 温度 在适宜的温度下,温差不超过±2℃左右。 5.1.3.2 湿度 适宜的相对湿度为10日龄前60 %~70 %,10日龄后55 %。 5.1.3.3 通风 应注意观察鸡群,以鸡群的表现及舍内温度的高低,来决定通风的次数与时间长短。 5.1.3.4 密度 合理的密度是非常重要的。如饲养密度过高,鸡群会发育不一致,抵抗力降低,一旦发病,就会 迅速传播,而且非常难以控制。 5.1.3.5 全进全出制 鸡场应实行全进全出制。 5.1.3.6 饲养防控 2 DB13/T 2614—2017 在饲养过程中,饲养员应经常观察鸡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鸡,防止大群发病,便于及时控 制疫情。 5.1.4 饲料 5.1.4.1 科学的饲料配方 饲料配方科学,保证适口性好,营养全面,易消化,可以防止一系列的营养缺乏症,更重要的是 可以使鸡发育完全,生长快,具备良好的体质和抵抗力。按照表1饲料配方进行配比。 表 1 产蛋高峰蛋鸡和肉用仔鸡饲料配方 原料 产蛋高峰蛋鸡配方(%) 肉用仔鸡饲料配方(%) 玉米 64.3 66 次粉 -- 3.46 豆粕(43%) 25.1 21 鱼粉(进口) -- 2 豆油 -- 4.7 石粉 8.7 1 蒙脱石 -- 0.2 磷酸氢钙 1.2 1 氯化钠 0.3 0.3 微量元素 0.2 0.2 多种维生素 0.03 0.03 蛋氨酸 0.1 0.04 植酸酶 0.02 0.02 氯化胆碱 0.05 0.05 合计 100 100 5.1.4.2 合理调配日粮 5.1.4.2.1 冬季配料应考虑提高鸡体能量(可高出标准的 5 %~10 %),以提高鸡的御寒能力。 5.1.4.2.2 夏季天气炎热,鸡采食量减少,应适当提高日粮蛋白质含量 1 %~2 %,并保证氨基酸平衡, 才能满足鸡对蛋白质的需要,同时也能够增加鸡的饮水量。 5.1.4.3 严把饲料质量关 5.1.4.3.1 饲料应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不能发生霉变。 5.1.4.3.2 经常检查原料质量,发现霉料不应进入配料车间。 5.1.5 加强疫苗免疫 5.1.5.1 呼吸道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按照表2疫苗免疫程序(参考)预防鸡呼吸道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3 DB13/T 2614—2017 表 2 疫苗免疫程序 免疫日龄 疫苗种类 免疫剂量 接种方法 7 新城疫 IV 系-传支 H120 二联苗 1.5 羽份/只 点眼或滴鼻接种 21 新城疫 IV 系-传支 H52 二联苗 2 羽份/只 滴鼻或饮水接种 120~140 传染性支气管炎灭活油乳剂疫苗 0.5 ml/只 肌肉注射 5.1.5.2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按照表3疫苗免疫程序(参考)预防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表 3 疫苗免疫程序 免疫日龄 疫苗种类 免疫剂量 接种方法 3 Ma5 或含 Ma5 的多联弱毒活疫苗 1 羽份/只 点眼或滴鼻接种 18 Ma5 或含 Ma5 的多联弱毒活疫苗 2 羽份/只 滴鼻或饮水接种 18 传染性支气管炎灭活油乳剂疫苗 0.3 ml/只 皮下注射 5.1.5.3 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目前,只有油乳剂灭活苗,无弱毒活苗,如腺胃传支单联和多联(复合型新城疫-腺胃传支二联、 复合型新城疫-肾传支-腺胃传支三联)油乳剂灭活苗,高发地区可进行免疫。 5.1.5.4 生殖道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对于生殖道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高发地区,提前使用含本病的多联油佐剂灭活苗进行免疫。 5.1.6 病死鸡的处理 病死鸡按《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进行处理。 5.1.7 粪便处理 畜禽粪便按NY/T 1168-2006进行处理。 5.2 治疗措施 5.2.1 中兽药治疗 中药方剂按每公斤体重0.6 g添加,开水冲饮,一天1次,三天一个疗程。中药组方推荐如下:黄 芪60 g、绞股蓝60 g、红花30 g、桔梗50 g、北豆根60 g、车间子10 g、甘草30 g。 5.2.2 西药治疗 5.2.2.1 呼吸道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4 DB13/T 2614—2017 发病鸡群用止咳化痰、平喘药物对症治疗,同时配合强力霉素、氟苯尼考、卡那霉素、泰妙菌素、 恩诺沙星等抗菌类药物控制继发感染。 5.2.2.2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控制: a) 配合抗菌类药物控制继发感染,通肾类药物可缓解症状。如强力霉素、六亚甲基四胺等。忌 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磺胺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 b) 改善饲料,降低饲料蛋白 2 %~3 %,以减轻肾脏负担。 5.2.2.3 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控制: a) 配合抗菌类药物控制细菌病混合感染,常用的抗菌类药物有阿莫西林、硫酸黏菌素、磺胺类 等; b) 用健脾健胃助消化方剂治疗,如健胃散,主要成分为:山楂 15 g、麦芽 15 g、六神曲 15 g、 槟榔 3 g,以上 4 味,粉碎,过筛,混匀。用法与用量:每只鸡 0.8 g/kg 体重,一日 1 次,连 用 5 日; c) 添加蒙脱石或制霉菌素,有助于本病的恢复。 5.2.2.4 生殖道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配合抗菌类药物控制细菌病混合感染,常用的抗菌类药物有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 5.2.3 生物制剂 发病早期可使用干扰素,抑制病毒的生长和繁殖。 5.2.4 其它治疗措施 允许使用国家兽药管理部门批准的针对本病的其它药物,但药物的选用应符合NY/T 5030-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年版)等标准的规定。 5.3 管理措施 5.3.1 严格执行隔离、检疫等卫生防疫措施。 5.3.2 加强饲养管理,鸡舍要注意通风换气,防止过挤,注意保温,避免应激。 5.3.3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增强鸡体抗病力。 5.4 控制措施 发生疫情时,应采取严格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污染场地、用具彻底消毒后,方能引进建立 新鸡群。 5 DB13/T 2614—2017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鉴 别 诊 断 A.1 新城疫 A.1.1 一般表现为拉黄绿色稀便。 A.1.2 十二指肠、小肠中段卵黄囊蒂附近有“枣核状”溃疡,直肠黏膜有条状出血,腺胃乳头出血肿 胀。 A.1.3 这一症状易与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相混淆, 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消瘦,生长缓慢, 大群鸡体重差异很大,腺胃极度肿大、出血和溃疡。 A.1.4 发病后期可见到病鸡颈部扭曲、抽搐,受到刺激后出现神经症状。 A.2 传染性喉气管炎 A.2.1 多发于青年鸡与成鸡,雏鸡很少发病。 A.2.2 主要表现为咳出带血黏液,喉头和气管上 1/3 处黏膜上易形成黄色干酪样假膜。而传染性支气 管炎在幼雏和成年鸡均能发生,但不表现出上述症状。 A.3 传染性法氏囊病 A.3.1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年龄、症状及病理变化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相似,但后者有特殊的病 变。 A.3.2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理变化表现为法氏囊肿大、出血及胸肌、腿肌出血,而传染性支气管炎无此 症状。 A.4 产蛋下降综合征 A.4.1 蛋鸡的生殖道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易与产蛋下降综合征相混淆。 A.4.2 发生产蛋下降综合征

pdf文档 DB13-T 2614-201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控技术规范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2614-201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控技术规范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2614-201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控技术规范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2614-201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控技术规范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3:54:0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