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1.220 C 05 吉 DB22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2853—2017 外周血高荧光强度淋巴细胞百分比(HFLC%) 筛检异型淋巴细胞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high fluorescent lymphocyte percentage inperipheral blood screening for lymphocyte 2017 - 12 - 13 发布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4 - 10 实施 发 布 DB22/T 2853—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丽晶、续薇、王学军、陈显秋、刘娟、刘玲玲。 I DB22/T 2853—2017 外周血高荧光强度淋巴细胞百分比(HFLC%)筛检异型淋巴细胞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外周血高荧光强度淋巴细胞百分比(HFLC%)筛检异型淋巴细胞技术的原理、适应症、 操作前准备、样本要求、样本运输、操作步骤、报告核发、样本保存和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的筛检。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高荧光强度淋巴细胞百分比 high fluorescent lymphocyte percentage 血液细胞进行核酸荧光染色时荧光强度增强的淋巴细胞占的比例,由白细胞分类散点图上的侧向散 射光强度和侧向荧光强度两个指标计算得出。 2.2 异型淋巴细胞 abnomal lymphocyte 成熟的淋巴细胞在有丝分裂原的刺激下,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形态发生改变,成为异型淋巴细胞,根 据形态不同分三种类型,Ⅰ型空泡型,Ⅱ型不规则型,Ⅲ型幼稚型,见附录A。 3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HFLC%:高荧光强度淋巴细胞百分比。 4 4.1 原理 高荧光强度淋巴细胞百分比(HFLC%)的检测原理 血细胞分析仪通过特殊的白细胞分类溶血剂和聚次甲基荧光染色液,采用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技 术,获得白细胞分类散点图,纵坐标表示侧向荧光强度,反映细胞的核酸含量;横坐标表示侧向散色光 强度,反映细胞内容物的复杂程度,由上述两个参数计算出高荧光强度淋巴细胞百分比(HFLC%)。异 型淋巴细胞核酸含量越多,荧光强度越强,则高荧光强度淋巴细胞百分比(HFLC%)越大。 4.2 瑞氏染色原理 瑞氏染色时细胞着色既有化学亲和反应,又有物理吸附作用,各种细胞由于所含化学成分不同,对 染料的亲和力不一样,因此,染色后各种细胞呈现出各自的染色特点。 1 DB22/T 2853—2017 5 适应症 外周血高荧光强度淋巴细胞百分比(HFLC%)筛检异型淋巴细胞的检测,可用于下列疾病的辅助诊 断: a) b) c) d) e) 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流行性出血热 风疹 腮腺炎 巨细胞病毒感染、肝炎病毒感染 操作前准备 6.1 环境 温度10 ℃~30 ℃,湿度20%~70%,仪器工作台面消毒洁净。 6.2 器材与材料 血细胞分析仪(可测定HFLC%参数)、医用显微镜、白细胞分类计数仪、采血管(抗凝剂EDTA-K2, 浓度为1.5 mg/ml~2.2 mg/ml)、推片器、载玻片、消毒用品、标本箱、乳胶手套、防护服、瑞氏染液 A、B液(见附录B)。 6.3 人员 6.3.1 检验人员 应穿戴工作服和戴乳胶手套。 6.3.2 患者 6.3.2.1 在采血的前一晚及采血当日清晨应避免剧烈运动,采血前应休息 10 min;采血时,患者保持 相对安静和情绪稳定。 6.3.2.2 空腹 8 h~12 h 采血为宜。 6.3.2.3 采血前要避免吸烟和饮酒。 6.3.2.4 用药患者尽量避免药物干扰,宜停药 2 d 后采血。 6.4 仪器 6.4.1 校准 仪器校准每年2 次,校准后性能验证合格。 6.4.2 开机 检查电源、管路、废液排出管路系统是否正常,开启仪器电源开关和操作系统电脑,仪器本底检测 通过后,方可试验。 6.5 6.5.1 2 室内质控 将低、中、高三个水平的质控品从 2 ℃~8 ℃的冰箱中取出后室温放置 10 min~15 min; DB22/T 2853—2017 6.5.2 对质控品进行多重(“888”)式混匀; 6.5.3 将质控品按低中高依次放置在质控架上,上机做质控, 6.5.4 查看所有项目的室内质控结果是否在控,如室内质控均通过,则可以上机检测样本;如室内质 控未通过,查找并纠正失控原因,直至质控通过后再测试样本。 7 样本要求 7.1 7.2 8 采血量 2 ml,采集后立即轻轻颠倒混匀。 样本采血量不足或过多、抗凝血中有凝块、乳糜血、溶血样本均拒收。 样本运输 原始样本应用标本箱及时送到检验科。运送过程中避免剧烈晃动和阳光直射。 9 检验操作步骤 9.1 上机检测标本 检验人员在操作系统上输入样本编号,将待检样本放置在样本检测架上,血细胞分析仪识别样本编 号,进行白细胞分类检测,检测结果在血细胞分析仪操作系统界面上显示。 9.2 筛选 HFLC%报警信息 检验人员查看血细胞分析仪操作系统界面上的异常结果报警信息(淋巴细胞报警),以HFLC%>1.5% 为异型淋巴细胞的复检规则并报警提示,将有报警信息的检测结果对应的血液样本筛选出来,做上标记 进行下一步显微镜复检。 9.3 涂片 将已标记的血液样本进行手工涂片,样本颠倒混匀,用加样器吸取5 ul左右的血滴置于载玻片近磨 0 0 砂端1 cm处,握住另一张边缘光滑的推片,以30 ~45 的角度从血滴一侧向另一端匀速、平稳的推动推 片,推成厚薄适宜、头体尾清楚、长度3 cm~5 cm的血膜。 9.4 瑞氏染色 将制好的血涂片放在染色架上晾干,滴加瑞氏染液A液将血膜全部覆盖,静置30 s左右,滴加瑞氏 染液B液,两者比例大约1:3左右,用洗耳球充分混匀染液,染色15 min~20min,用流水冲洗,然后用 滤纸轻轻吸干血涂片上的水分,晾干待检。 9.5 显微镜检查 9.5.1 低倍镜下检查 首先在低倍镜下(10倍)进行浏览,观察涂片、染色是否满意,中、尾部细胞分布情况,观察有无 异常细胞和特殊细胞。 9.5.2 油镜下检查 3 DB22/T 2853—2017 选择从红细胞约50%相互重叠区开始,向红细胞完全散开的区域推移。采用“城垛式”方法检查血 涂片,每个明确识别的细胞必须归入下列分类中:中性粒细胞杆状核、中性粒细胞分叶核、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以及其他各系统各阶段细胞或者不能识别细 胞,有核红细胞不计在百分比中。每张血涂片应计数200 个白细胞,若样本中的白细胞数量减少,应增 加检查血涂片的数量。 9.5.3 计算 以分类200 个白细胞见到的异型淋巴细胞的数量来计算异型淋巴细胞的百分比,计算公式见公式 (1) n Abn 100% .................................... (1) WBC 式中: n ——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 Abn ——计数200个白细胞时异型淋巴数量; WBC ——白细胞总数(200)。 9.5.4 登记复检结果 检验人员将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的计数结果在检验报告单的备注栏上进行记录,检验报告单见附录 C。 10 检验报告核发 检验审核人员应对结果进行确认后,核发报告。 11 检测后样本保存和处理 11.1 血液样本检测后保存一周,血涂片保存两周。 11.2 检验后的样本按照生物医疗垃圾的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4 DB22/T 2853—2017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异型淋巴细胞分型 异型淋巴细胞形态上分三种类型,Ⅰ型异型淋巴细胞,空泡型,淋巴细胞胞体大小正常或稍大,多 呈圆形,胞核圆形,椭圆形,肾型或不规则型,核染色质致密、粗糙,呈不规则聚集,胞质量中等,深 蓝色,常有空泡;Ⅱ型异型淋巴细胞,又称不规则型,或者单核细胞型,胞体大,外形不规则,可有多 个伪足,核形状及结构与Ⅰ型相同,或更不规则,染色质较粗糙致密,胞质丰富,染淡蓝色,一般无空 泡,可有少数嗜天青颗粒;Ⅲ型异型淋巴细胞,又称幼稚型或者幼淋巴细胞型,胞体较大,细胞核圆形、 卵圆形,染色质细致呈网状排列,可见1~2个核仁,胞质深蓝色,可有少数空泡。 5 DB22/T 2853—2017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试剂配置 B.1 瑞氏染色A液 瑞氏染料1.4 g 无水甲醇500 ml 30%双氧水1 ml 甘油10 ml 将瑞氏染料称量好后,放在乳钵中加甘油和少量无水甲醇匀速研磨至溶解,将研磨好的染液倾倒入 试剂储存瓶中,倒入少量无水甲醇继续研磨,反复多次,直至乳钵中无瑞氏染料沉淀颗粒为止,染液试 剂瓶存满为止(约500 ml),将配制好的染液放在36 ℃放置24 h后方可使用,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光保 存。 B.2 瑞氏染色B液 无水Na2HPO4 1份 无水KH2PO4 2.6份 将无水Na2HPO4 1份和无水KH2PO4 2.6份充分混合,边研磨边混匀,将上述粉末1 g加溶解于500 ml 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放在阴凉干燥处。 6 DB22/T 2853—2017 C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检验报告单 检验报告单见表C.1。 表C.1 检验报告单 XX 医院检验报告单 姓名:XX 病历号:XX 临床诊断:XX 标本种类:全血 性别:XX 科室:XX 申请医生:XX 采样时间:XX 年龄:XX 备注:显微镜下见异型淋巴占 XX % No. 检验项目 测定结果 参考范围 单位 1 白细胞(WBC) XX ↑/↓ XX—XX 109/L 2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 XX ↑/↓ XX—XX 3 淋巴细胞百分比(LY%) XX ↑/↓ XX—XX 4 单核细胞百分比(MO%) XX ↑/↓ XX—XX 5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 XX ↑/↓ XX—XX 6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O%) XX ↑/↓ XX—XX 7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 XX ↑/↓ XX—XX 109/L 8 淋巴细胞绝对值(LY#) XX ↑/↓ XX—XX 109/L 9 单核细胞绝对值(MO#) XX ↑/↓ XX—XX 109/L 10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
DB22-T 2853-2017 外周血高荧光强度淋巴细胞百分比(HFLC%)筛检异型淋巴细胞技术规程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3:47:0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