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65.020.20 B 05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13/T 2635—2017 设施茄子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2017 - 11 - 22 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12 - 22 实施 发 布 DB13/T 2635-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敬华、石琳琪、董灵迪、焦永刚、程立新、杨玉波、田玉、李如欣、张顺 斋、张建宁、车寒梅、张建峰、陈昶 。 I DB13/T 2635-2017 设施茄子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茄子基质栽培基础条件、种植模式、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栽培管理技术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日光温室、连栋温室、四季棚室、塑料大棚茄子开放式有机生态型基质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茄果类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有机生态型基质栽培 基质栽培是用固体基质栽培植物的简称,利用基质固定植物根系,并通过基质吸收营养物质和氧 的一种无土栽培方式。有机生态型基质栽培是以固体混合物为栽培基质,以各种有机肥的固体形态直 接混施于基质中进行的基质栽培技术。 3.2 开放式基质栽培 开放式基质栽培是指营养液使用后直接排出外界环境,不再被循环利用的基质栽培方式。 4 栽培基础条件 4.1 设施条件 栽培设施主要包括日光温室、连栋温室、四季棚室及塑料大棚。设施基质栽培的产地环境条件应 符合NY/T 391的产地技术条件规定。 4.2 栽培条件 1 DB13/T 2635-2017 4.2.1 栽培槽 栽培槽宽70 cm,深30 cm~35 cm,长度依设施跨度而定,槽间距80 cm,可地上或半地上式,栽 培槽可用砖块、聚乙烯板、PVC板等建造。栽培槽南低北高,坡度5度。装填基质前,在每个栽培槽最 南端建造一个比栽培槽略低的排水沟,配备集液池收集废液。 4.2.2 栽培基质 4.2.2.1 基质技术指标 3 3 成品基质容重0.35 g/cm ~0.5 g/cm ,最大持水量150 %~240 %,总孔隙度65 %~85 %,pH值6.5~ 7.5,EC值1.5 mS/cm~2.75 mS/cm。 4.2.2.2 基质配置材料选择 基质选材范围广,可根据当地情况,选择当地丰富易得、价格低廉便于处理的材料作为配制基质 的原材料,如废菇料、玉米秸、麦秸、草炭等,通过高温腐熟后与一定比例的蛭石、珍珠岩等复配待 用。或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理化性质稳定的商品基质。 4.2.2.3 基质配比 基质配比可选用以下几种(体积比):草炭:蛭石=1:1;废菇料:蛭石=1:1;秸杆:废菇料: 蛭石=1:1:2;废菇料:炉渣:蛭石=2:1:1。 4.2.2.4 基质铺设 栽培槽内材料的铺设顺序为:最下层铺1~2层聚乙烯塑料棚膜,要求完整无空隙,与土层完全隔 离。膜上均匀铺入3 cm~5 cm厚的炉渣(或者石子),上铺1~2层无纺布,然后再装满栽培基质,基 质厚度铺设25 cm~30 cm,2年~3年更换一次。 4.2.3 灌溉设备 灌溉用聚乙烯多孔微喷带,每个栽培槽放置2根,置于栽培槽栽培基质表面,2根微喷带间距40cm, 每个微喷带前装备阀门,以控制出水大小,水量不足时需加设管道加压泵,以保证微喷效果。 5 种植模式 表1 茄子栽培模式 模式 栽培设施 播种期 定植期 采收期 冬春茬 日光温室、四季棚室 11月上中旬 2月 4月上中旬~6月 春提前 塑料大棚 2月上旬 4月上中旬 5月中下旬~7月上旬 秋冬茬 日光温室、四季棚室 7月上旬 8月中旬 10月~1月 秋延后 塑料大棚 6月下旬 8月上旬 9月中下旬~11月中下旬 越冬茬 日光温室 8月中旬~9月中下旬 9月中下旬~11月 11月下旬~6月 2 DB13/T 2635-2017 6 育苗 6.1 育苗环境 育苗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农业生产区域。 6.2 设施设备 冬春育苗,在日光温室中进行,配备环保型加温设备、地热线及补光灯;夏秋育苗配备风机、水 帘、遮阳网。 6.3 基质选择 选用理化性状稳定、育苗效果好的商品基质。 6.4 品种选择 早春茬选择优质早熟、高产、商品性佳的品种,如茄杂12号、茄杂6号、农大601、农大603等;秋 冬茬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病、丰产品种,如茄杂12号、布利塔、尼罗等。种子质量需符合GB/T 16715.3 要求。 6.5 浸种催芽 种子要在55 ℃的温汤中浸种30 min,要不断搅拌。待水温降到30 ℃继续浸种6 h~8 h,浸种期 间要投洗5次~6 次,搓洗掉种子上的粘液。捞出晾干种子表面水分进行催芽。待65 %~70 %的种子露 白时,即可播种。 6.6 播期 见表1。 6.7 播种 播种前基质要灌足底水,水渗后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摆播在育苗盘中,覆盖0.5 cm~1.0 cm的蛭 石,然后立即覆盖地膜进行保温保湿。夏季播种后可不盖地膜,可盖遮阳网来保湿降温,视情况在基 质表面适当喷水。 6.8 苗期管理 6.8.1 温度控制 出苗前,白天气温控制在25 ℃~30 ℃,夜间8 ℃~15 ℃;50 %种子顶土时揭去地膜,白天气温 控制在20 ℃~25 ℃,夜间14 ℃~16 ℃。冬季育苗夜间温度低于10 ℃时应采用增温措施,可利用铺 设间距为8 cm~12 cm的地热线进行加热,地热线下铺蛭石保温,直接将穴盘放在地热线上。夏季用水 帘、风机、遮阳网等降温。 6.8.2 水肥管理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 %~80 %为宜,基质湿度保持在80 %~90 %。冬春育苗两叶一心后结合喷水 用0.1 %尿素和0.1 %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1次~2 次叶面追肥。 6.8.3 炼苗 3 DB13/T 2635-2017 冬春或早春定植前7 d~10 d通风、控制水分、降低温度,以增强秧苗的抗逆性。白天温度20 ℃~ 22 ℃,夜间温度16 ℃~20 ℃,地温保持13 ℃以上,早晨最低温度8 ℃~10 ℃。 6.8.4 壮苗标准 生理苗龄3~4叶一心,夏季30 d~35 d左右,冬季60 d~90 d。叶片深绿,无病虫害,根系发达, 侧根数量多,呈白色,形成根坨。 7 定植 7.1 底肥 定植前每亩撒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000 kg~3000 kg、化肥施用平衡复合肥25 kg、硫酸镁每亩10 kg。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7.2 定植方法 秧苗定植于两条微喷带外侧,每槽双行,交叉定植,株距50 cm。 8 田间管理 8.1 温湿度管理 定植后到缓苗,白天温度控制在25 ℃~30 ℃ ,夜间15 ℃以上;缓苗后,温度白天20 ℃~30 ℃, 夜温12 ℃~15 ℃左右。生长期间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以下。 8.2 水肥管理 3 3 定植后每亩浇水15 m ,缓苗后选择晴天浇缓苗水每亩12 m ;蹲苗期不浇水,门茄鸡蛋大小时开 3 3 始浇水、追肥。第一次水肥每亩浇水15 m 左右,随水施入水溶复合肥10 kg;对茄期每亩浇水15 m 左 右,随水施入水溶复合肥10 kg~15 kg;盛果期一次清水一次肥,每亩每次15 kg ~20 kg水溶复合肥。 越冬茬冬季减少肥水用量,空气湿度保持在75%以下,2月份温度回暖时开始正常水肥管理。 8.3 植株管理 当植株长到50 cm~60 cm高时,进行吊蔓。采用双干整枝,及时打杈。对茄形成后,剪去2个外向 侧枝,形成向上的双干,打掉其他所有侧枝。随着植株不断生长,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打杈、摘心 宜在晴天上午进行。 8.4 保花保果 利用熊蜂辅助授粉,每亩放置1箱熊蜂,在20%植株开花时放入棚内即可。熊蜂授粉期间,不可应 用杀虫剂,如需使用,须提前将熊蜂收入蜂箱,将蜂箱搬出,使用杀虫剂2 d~3 d后再次放入。若遇 连阴天或持续低温、高温可配合使用生长调节剂辅助授粉。 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4 DB13/T 2635-2017 以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生态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9.2 农业防治 农业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加强田间管理,通过通风降湿、增温等措施降低病害发 生;除杂草、除老叶病果等;轮作倒茬;膜下灌溉。 9.3 物理防治 利用防虫网隔离,黄蓝板、杀虫灯诱杀,高温闷棚消毒等措施。 9.4 生物防治 利用性诱剂、天敌、生物制剂等措施进行病虫害防治。 9.5 化学防治 利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化学农药应符合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 则的规定。 表2 苗期常见病虫害及主要防治方法 病虫害种类 防治药剂及方法 猝倒病、立枯 68%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 500~600 倍液或 72.2%霜霉威水剂 1 000 倍液防苗期病害。 病等 白(烟)粉虱、 20%吡虫琳 1 000 倍或 10%噻虫螓 3 000 倍液防治蚜虫。 蚜虫等 表3 茄子主要病害及主要防治方法 病害种类 绵疫病 褐纹病 灰霉病 菌核病 防治药剂及方法 25%嘧菌酯悬浮剂 1500 倍液;或 68%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 600~800 倍液,每 10 d 左右喷 1 次,连续喷 2~3 次。 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10%苯醚甲环唑 1 500 倍液;或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400~500 倍液,每 7 d~10 d1 次,连喷 2~3 次。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4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 1 200 倍液喷施,隔 5 d~7 d1 次, 连喷 2~3 次。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或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1 500 倍喷雾防治,每 7 d~10 d1 次,连续用 3~4 次。 表4 茄子主要虫害及主要防治方法 病害种类 防治药剂及方法 烟粉虱、蚜虫、 25%噻虫嗪水分散剂 3 000 倍液;或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喷施;或 20%啶虫脒 蓟马 可湿性粉剂 5 000~6 000 倍液交替喷施。 红

pdf文档 DB13-T 2635-2017 设施茄子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2635-2017 设施茄子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2635-2017 设施茄子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2635-2017 设施茄子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3:38:3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