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03.040 A16 DB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157—2018 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服务指南 2018 - 03 - 12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4 - 12 实施 发 布 DB37/T 3157—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4.1 4.2 4.3 4.4 4.5 4.6 机构 .......................................................................... 人员 .......................................................................... 工作场所 ...................................................................... 标志标识 ...................................................................... 制度 .......................................................................... 信息化 ........................................................................ 2 2 3 4 4 5 5 协商 .............................................................................. 5 6 调解服务 .......................................................................... 5 6.1 6.2 6.3 6.4 7 申请调解 ...................................................................... 受理调解申请 .................................................................. 开展调解 ...................................................................... 统计分析和报告 ................................................................ 5 5 5 6 服务评价与改进 .................................................................... 6 7.1 服务评价 ...................................................................... 6 7.2 服务改进 ...................................................................... 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标志标识设置样式 ................................................ 8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调解协议书 ..................................................... 10 I DB37/T 3157—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 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米兆荣、王波、曲发川、韩春梅、朱晓芃、王世卓、王平、刘世芹、高进华、 齐婧妍、薛阳。 II DB37/T 3157—2018 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服务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与要求、服务评价与改进。 本标准适用于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的协商、调解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704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GB/T 10001.9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GB 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 第1部分:标志 GB/T 15418 档案分类标引规则 GB/T 18894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劳动人事争议 当事人基于劳动人事关系,因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而产生的纠纷。 3.2 劳动人事争议协商 当事人之间通过直接沟通或请第三方介入协助沟通,自行解决劳动人事争议的活动。 3.3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化解劳动人事争议的活动。 3.4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简称“调解组织”) 依法设立的调解劳动人事争议的专业性组织。 1 DB37/T 3157—2018 3.5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简称“调解员”) 依法调解劳动人事争议的专业工作人员。 4 基本要求 4.1 机构 4.1.1 机构设置 调解组织包括: ——用人单位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乡镇、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行业性、区域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4.1.2 机构名称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构的命名可包含以下几种形式: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名称由“企业名称”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次组成;企业分支机 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名称由“企业名称”、“分支机构名称”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次 组成; ——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社会团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名称由“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社 会团体名称”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次组成; ——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中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名称由“乡镇(街道)名称” 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次组成; ——行业性、区域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名称一般由“行业名称”/“区域名称”和“劳动人事 争议调解委员会(中心)”依次组成。 4.1.3 机构职能 调解组织主要履行以下职能: ——调解劳动人事争议; ——聘任、解聘、管理调解员; ——引导当事人履行和解协议、调解协议; ——宣传劳动人事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协助用人单位建立劳动人事争议预防预警机制;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4.2 人员 4.2.1 人员组成 4.2.1.1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员通常不少于三名。 4.2.1.2 企业调解组织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组成人数由双方协商确定,人数对等。调解组织 负责人由工会成员或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2 DB37/T 3157—2018 4.2.1.3 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调解组织由职工代表和单位代表组成。调解组织负责人由工会 成员或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4.2.1.4 乡镇(街道)的调解组织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中心)、工会组织、用人单位和其他部门 代表组成。调解组织负责人由乡镇(街道)分管负责人或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中心)负责人担任。 4.2.1.5 行业商会(协会)的调解组织由行业工会或职工代表和行业商会(协会)代表组成,调解组 织负责人由共同推举的人员担任。 4.2.1.6 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等园区的调解组织由园区管理委员会、工会组织、 用人单位代表组成。调解组织负责人可以由园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 4.2.2 调解员聘任与管理 4.2.2.1 调解员应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调解工作,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政策水平、文化水平和 沟通协调能力。 4.2.2.2 调解员应经过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一培训,考核合格并获得其颁发的《调解员 证》,调解员证实行年度注册制度。 4.2.2.3 调解组织聘任调解员,聘期不少于一年,可以续聘。 4.2.2.4 调解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调解组织应予以解聘,并移交相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不按照规定受理劳动人事争议申请,或不按照规定程序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情节严重的; ——隐瞒、伪造证据的; ——与当事人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 ——索取或收受当事人、代理人贿赂的; ——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4.2.3 调解员职责 4.2.3.1 4.2.3.2 4.2.3.3 4.2.3.4 宣传劳动人事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提供咨询服务。 关注本单位、本行业、本区域、本辖区劳动关系状况,及时向调解组织报告。 接受调解组织指派,调解劳动人事争议。 监督和解协议、调解协议的履行。 4.2.4 调解员行为规范 4.2.4.1 4.2.4.2 4.2.4.3 4.2.4.4 4.2.4.5 代理人。 依法调解。坚持自愿、合法、公正、及时的原则,履行居中调解职责。 爱岗敬业。热爱调解工作,注重业务学习,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恪尽职守,甘于奉献。 热情服务。工作主动、耐心、细致、周到,仪表整洁、语言文明、举止得体、态度诚恳。 保守秘密。不泄露调解工作中获取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 廉洁自律。不收受、索取财物或牟取不正当利益,不为当事人介绍

pdf文档 DB37-T 3157-2018 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服务指南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T 3157-2018 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服务指南 山东省 第 1 页 DB37-T 3157-2018 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服务指南 山东省 第 2 页 DB37-T 3157-2018 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服务指南 山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7:51:1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