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633692.X (22)申请日 2021.12.2 9 (71)申请人 重庆长安 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01133 重庆市江北区鱼嘴镇永和路 39号2屋208室 (72)发明人 谭琴芳 龚攀 牟丽莎 邓承浩 周安健 (74)专利代理 机构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 0123 代理人 黄启梅 (51)Int.Cl. G06F 30/20(2020.01) G06Q 10/04(2012.01) G06F 119/14(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验证动力电池剩余充电时间预测精度 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验证动力电池剩余充电 时间预测精度的方法, 包括: 在模拟车辆插入充 电枪后, 基于动力电池模拟温度判断是否需要进 入对动力电池加热的状态; 若不需要, 将第一组 测试参数输入待验证的第一预测模型中预测到 第一总剩余充电时间; 并查表确定动力电池在相 同的第一组测试参数条件下的第一真实剩余充 电时间; 通过第一总剩余充电时间和第一真实剩 余充电时间对第一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验 证; 若需要, 将第二组测试参数输入待验证的第 二预测模型中预测到第二总剩余充电时间; 并通 过查表确定动力电池在相同的第二组测试参数 条件下的第二真实剩余充电时间; 通过第二总剩 余充电时间和第二真实剩余充电时间对第二预 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验证 。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页 CN 114329969 A 2022.04.12 CN 114329969 A 1.一种验证动力电池剩余充电时间预测精度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在模拟车辆插入充电枪后, 基于所采集到的动力电池模拟温度判断是否 需要进入对动 力电池加热的状态; 若不需要进入对动力电池加热的状态, 则将第 一组测试参数输入待验证的第 一预测模 型中, 预测动力电池的第一总剩余充电时间; 并通过查表确定动力电池在相同的第一组测 试参数条件下的第一真实剩余充电时间; 通过所述第一总剩余充电时间和所述第一真实剩 余充电时间, 对第一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验证; 若需要进入对动力电池加热的状态, 则将第 二组测试参数输入待验证的第 二预测模型 中, 预测动力电池的第二总剩余充电时间; 并通过查表确定动力电池在相同的第二组测试 参数条件下的第二真实剩余充电时间; 通过所述第二总剩余充电时间和所述第二真实剩余 充电时间, 对第二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验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第一组测试参数包括: 动力电池的总充电 阶次, 每一充电阶次对应的充电总时长、 充电电压、 充电电流、 SOC上限和SOC下限, 以及动力 电池在当前采集周期的当前充电电压和当前SOC; 将第一组测试参数输入待验证的第一预 测模型中, 预测动力电池的第一总 剩余充电时间的步骤 包括: 基于第一组测试参数中的当前充电 电压确定动力电池的当前充电阶次; 基于动力电池的当前充电阶次, 确定动力电池的当前充电阶次对应的SOC上限和S OC下 限; 基于第一组测试参数中输入的动力电池的当前SOC、 当前充电阶次对应的SOC上限和 SOC下限, 通过第一预测模型中的第一预测公式: Ta=Ta‑1‑α·ΔSOC·ΔT 计算动力电池在当前充电阶次的第一剩余充电时间Ta, Ta‑1为动力电池在上一周期对应 的第一剩余充电时间; 其中, ΔSOC=SOCcur‑SOClas SOCcur为在当前周期采集到的动力电池的当前SOC, SOClas为在上一周期采集到的动力 电池的上一周期SOC, SOCmax为动力电池的SOC最大可用值, SOCini为动力电池的初始SOC值, α 为剩余充电时间校核系数, Ii为电池在第i充电阶次对应 的充电电流, N为动力电池的总充 电阶数, Cap为动力电池的额定容量; SOCi为第i充电阶次的SOC上限, SOCi‑1为第i‑1充电阶 次的SOC上限; 其中, 剩余充电时间校核系数α在动力电池 的当前SOC变化至第一预定SOC之前为第一 预设值, 剩余充电时间校核系数α在动力电池的当前SOC变化至第一预定SOC之后为第二预 设值; 对于动力电池在 当前充电阶次之后的剩余充电阶次对应的第 一剩余充电时间, 通过各 剩余充电阶次的SOC上限和SOC下限的差值乘以动力电池的额定容量, 得到各剩余充电阶次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4329969 A 2对应的容量差, 再将各剩余充电阶次对应的容量差分别除以对应充电阶次的充电电流, 得 到各剩余充电阶次各自的第一剩余充电时间; 将动力电池在当前充电阶次的第一剩余充电时间Ta与动力电池在当前充电阶次之后的 剩余充电阶次各自的第一剩余充电时间相加, 得到动力电池的第一总 剩余充电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第 二组测试参数包括: 动力电池的总 充 电阶次, 每一充电阶次对应的充电总时长、 充电电压、 充电电流、 SOC上限和SOC下限, 以及动 力电池在当前采集周期的当前充电电压和当前SOC, 动力电池的目标加热温度, 动力电池的 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 动力电池的温升速率 曲线图; 将第二组测试参数输入待验证的第二 预测模型中, 预测动力电池的第二总 剩余充电时间的步骤 包括: 基于第一组测试参数中的当前充电 电压确定动力电池的当前充电阶次; 基于动力电池的当前充电阶次, 确定动力电池的当前充电阶次对应的SOC上限和S OC下 限; 基于第一组测试参数中输入的动力电池的当前SOC、 当前充电阶次对应的SOC上限和 SOC下限, 通过第二预测模型中的第二预测公式: Tb=T1‑α·ΔSOC·ΔT 计算动力电池在当前充电阶次的第二剩余充电时间Tb; 其中, T1=Tb‑1+Theat Theat=(Ttarget‑TNow)/Rheat ΔSOC=SOCcur‑SOClas Tb‑1为动力电池在上一采 集周期的第二剩余充电时间, Theat为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的总 时间, Rheat为动力电池加热时的预设温升速率, Ttarget为动力电池的目标加热温度, TNow为动 力电池的当前最低温度; SOCcur为在当前周期 采集到的动力电池的当前SOC, SOClas在在上一 周期采集到的动力电池的上一周期SOC, SOCmax为动力电池的SOC最大可用值, SOCini为动力 电池的初始SOC值, α 为剩余充电时间校核系数, Ii为电池在第i阶对应的充电电流, Cap为动 力电池的额定容 量; SOCi为第i充电阶次的SOC上限, SOCi‑1为第i‑1充电阶次的SOC上限; 其中, 剩余充电时间校核系数α在动力电池 的当前SOC变化至第二预定SOC之前为第三 预设值, 剩余充电时间校核系数α在动力电池的当前SOC变化至第二预定SOC之后为第四预 设值; 对于动力电池在 当前充电阶次之后的剩余充电阶次对应的第 二剩余充电时间, 通过各 剩余充电阶次的SOC上限和SOC下限的差值乘以动力电池的额定容量, 得到各剩余充电阶次 对应的容量差, 再将各剩余充电阶次对应的容量差分别除以对应充电阶次的充电电流, 得 到各剩余充电阶次各自的第二剩余充电时间; 将动力电池在当前充电阶次的第二剩余充电时间Tb与动力电池在当前充电阶次之后的 剩余充电阶次各自的第二剩余充电时间相加, 得到动力电池的第二总 剩余充电时间。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4329969 A 3
专利 一种验证动力电池剩余充电时间预测精度的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0:28:51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61.3 KB)
分享
友情链接
Web应用安全基线.doc
DB34-T 4145-2022 政务数据目录 核心元数据 安徽省.pdf
GB-T 5975-2006 钢丝绳用压板.pdf
GB-T 6113.201-2018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2-1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 传导骚扰测量.pdf
GB-T 38558-2020 信息安全技术 办公设备安全测试方法.pdf
GB-T 14264-2009 半导体材料术语.pdf
GB-T 42081-2022 志愿服务基础数据元.pdf
DB42-T 2226.4-2024 自然资源政务一张图应用规范 第4部分:运行服务 湖北省.pdf
GB-T 42109-2022 供应链资产管理体系实施指南.pdf
GB 16897-2022 制动软管的结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pdf
DB11-T 2046.3-2022 智慧停车系统技术要求 第3部分:停车场 (库)管理模块 北京市.pdf
GB-T 28827.1-2012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DB42-T 953-2014 “鄂引3号”狗牙根栽培技术规程 湖北省.pdf
关于规范金融业开源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意见.pdf
T-CSTM 01094—2023 材料基因工程 合金扩散偶制备元数据.pdf
奇安信 数据泄露典型判例分析报告.pdf
GB-Z 42885-2023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指南.pdf
GB-T 43331-2023 互联网数据中心 IDC 技术和分级要求.pdf
DB42-T 633.1-2023 双季稻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早晚稻机械化直播 湖北省.pdf
GB-T 31486-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pdf
1
/
3
12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461.3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