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659004.7
(22)申请日 2021.12.3 0
(71)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 术研究
院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嵩 山南
路87号院办公区C楼1-10层
申请人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重庆大学
(72)发明人 皇甫霄文 李秋燕 李科 任洲洋
于昊正 马杰 郭勇 孙义豪
杨卓 丁岩 全少理 郭新志
樊江川
(74)专利代理 机构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1132
代理人 向长丽(51)Int.Cl.
H02J 3/00(2006.01)
H02J 3/38(2006.01)
H02J 3/32(2006.01)
G06Q 10/04(2012.01)
G06Q 50/06(2012.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网架灵活性和储能接入的分布式
电源消纳能力提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架灵活性和储能
接入的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提升方法, 包括以下
步骤: S1、 分析配电网运行方式: 基于四端互联多
源配电网的拓扑结构, 对其在不同场景下的运行
方式和灵活性进行分析; S2、 建立分布式电源消
纳优化模型: 基于配电网拓扑结构灵活性和储能
接入, 以年净收益最大为目标建立分布式电源消
纳优化模型; S3、 建立所述步骤S2中建立的分布
式电源消纳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 S4、 对满足所
述步骤S3中约束条件的分布式电源消纳优化模
型的各种指标进行分析, 得到最大分布式电源消
纳能力。 本发明提高了分布式电源消纳水平, 减
少了弃风弃光率, 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年净收
益, 具备最大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和经济性最
优。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13页 附图4页
CN 114301064 A
2022.04.08
CN 114301064 A
1.一种基于网架灵活性和储能接入的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提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
括以下步骤:
S1、 分析配电网运行方式: 基于四端互联多源配电网的拓扑结构, 对其在正常运行场
景、 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场景以及故障转供场景 下的运行 方式和灵活性进行分析;
S2、 建立分布式电源消纳优化模型: 基于配电网拓扑结构灵活性和储能接入, 以年净收
益最大为目标建立分布式电源消纳优化模型;
S3、 建立所述 步骤S2中建立的分布式电源消纳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
S4、 对满足所述步骤S3中约束条件的分布式电源消纳优化模型的各种指标进行分析,
得到最大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架灵活性和储能接入的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提升
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中以年净收益最大为目标建立的分布式电源消纳优化模型
如式(1)所示:
max B=Bmax+Bloss+BDG+BEENS‑CINV‑CES,yw (1)
上式中, Bmax为削峰容量收益; Bloss为降损收益; BDG为减少弃风弃光收益; BEENS为可靠性
收益; CINV为配置储能、 新建线路、 联络开关 设备的等 年值投资成本; CES,yw为储能运维成本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架灵活性和储能接入的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提升
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中分布式电源消纳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分为配电网潮流计
算约束、 网架结构约束和储能装置运行约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网架灵活性和储能接入的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提升
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电网潮流计算约束包括节点功 率平衡约束、 节点电压约束和支路
传输功率约束;
所述节点功率平衡约束条件如式(2)所示:
其中, Pit、 Qit分别为t时段节点i的注入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Uit、 Ujt分别为t时段节点
i、 j的电压; δit、 δjt分别为t时段节点i、 j的相角; Gij、 Bij分别为节点导纳矩阵第i行第j列的
实部、 虚部;
所述节点电压约束条件如式(3)所示:
其中,
分别为节点i电压的下限和上限; Pi,j,t和Qi,j,t分别为节点i和j之间
的有功、 无功功率; Sij,max为支路ij热稳定约束。 T为配电网运行网架结构; Tτ为满足配电网
运行要求的电网结构集 合。
所述支路传输功率约束条件如式(4)所示:
权 利 要 求 书 1/4 页
2
CN 114301064 A
2其中, Pi,j,t和Qi,j,t分别为节点 i和j之间的有功、 无功 功率; Sij,max为支路ij热 稳定约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网架灵活性和储能接入的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提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网架结构约束条件如式(5)所示:
T∈Tτ (5)
其中, T为配电网运行网架结构; Tτ为满足配电网运行要求的电网结构集 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网架灵活性和储能接入的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提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储能装置的运行约束条件如式(6)所示:
其中, SOC(t)为t时刻储能的荷电状态; SOCmax、 SOCmin分别为储能SOC状态上下限值, 分
别取0.9和0.1; Pdis(t)和Pch(t)分别为储能在t时刻的放电/充电功率; ηch和 ηdis分别为充放
电效率; Bch(t)和Bdis(t)分别为充放电0 ‑1状态变量;
分别为储能配置总容量
的上下限, 分别取为5%和5 0%的分布式电源 装机容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架灵活性和储能接入的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提升
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4中满足步骤S3中约束条件的分布式电源消纳优化模型的指
标包括经济指标、 技术指标、 环境指标和提高分布式电源能源利用率指标; 所述经济指标包
括系统用能成本、 弃光弃风 成本、 可靠性损失成本、 投资成本、 配电网年 综合成本和110kV及
以下综合线损率, 所述1 10kV及以下综合线损率的计算公式如式(7)所示:
其中, Eg,110、 Ec,110分别为一定时间内1 10kV及以下配电网供电量和售电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网架灵活性和储能接入的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提升
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技术指标包括10kV线路最大负载率平均值、 10kV重载线路占比、
110kV电网容载比、 弃光弃风 量和分布式电源能源利用率;
所述10kV线路最大负载率平均值的计算公式如(8)所示:权 利 要 求 书 2/4 页
3
CN 114301064 A
3
专利 一种基于网架灵活性和储能接入的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提升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0:27:1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