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272066.0 (22)申请日 2022.03.18 (71)申请人 合肥的卢深视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30091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友路 3333号中 国 (合肥) 国际智能语音产业 园研发中心 楼611-217室 (72)发明人 化雪诚 王海彬 李东洋 刘祺昌  付贤强 户磊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智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584 专利代理师 张婧 (51)Int.Cl. H04N 5/232(2006.01) H04N 5/33(2006.01) (54)发明名称 自动对焦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 读存储介质 (57)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自动对焦技术领域, 公开 了一种自动对焦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和计算机 可读存储介质, 该方法包括: 对相机的彩色镜头 拍摄的彩色图进行人脸检测, 确定所述彩色图中 的第一人脸区域和瞳距; 根据瞳距、 第一人脸区 域的大小和彩色图的大小, 确定人脸与相机之间 的距离; 根据彩色镜头的焦距、 相机的红外镜头 的初始焦距、 第一人脸区域的位置和第一人脸区 域的大小, 确定红外镜头拍摄的红外图中的第二 人脸区域; 根据人脸与相机 之间的距离和第二人 脸区域, 对红外镜头进行自动对焦, 无需额外的 测距装置, 降低了深度相机的成本, 并且大大减 少了计算量, 可以实现快速且高精度的自动对 焦, 进而提升了深度恢复的精度。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9页 附图3页 CN 114845043 A 2022.08.02 CN 114845043 A 1.一种自动对焦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对相机的彩色镜头拍摄的彩色图进行人脸检测, 确定所述彩色图中的第 一人脸区域和 瞳距; 根据所述瞳距、 所述第一人脸区域的大小和所述彩色图的大小, 确定人脸与相机之间 的距离; 根据所述彩色镜头的焦距、 所述相机的红外镜头的初始焦距、 所述第一人脸区域的位 置和所述第一人脸区域的大小, 确定所述红外 镜头拍摄的红外图中的第二人脸区域; 根据所述人脸与相机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人脸区域, 对所述红外镜头进行自动对 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人脸区域的大小包括所 述第一人脸区域的宽度和所述第一人脸区域的高度, 所述根据所述彩色镜头的焦距、 所述 相机的红外镜头的初始焦距、 所述第一人脸区域的位置和所述第一人脸区域的大小, 确定 所述红外 镜头拍摄的红外图中的第二人脸区域, 包括: 在所述第一人脸 区域中确定第 一基准点的坐标, 将所述第 一基准点的坐标作为所述第 一人脸区域的位置; 其中, 所述第一人脸区域为矩形, 所述第一基准点为所述矩形的顶点中 的任意一个; 根据所述彩色镜头的焦距、 所述相机的红外镜头的初始焦距和所述第一基准点的坐 标, 确定所述红外 镜头拍摄的红外图中的第二基准 点的坐标; 根据所述彩色镜头的焦距、 所述红外镜头的初始焦距、 所述第一人脸区域的宽度和所 述第一人脸区域的高度, 确定目标宽度和目标高度; 根据所述第二基准点的坐标、 所述目标宽度和所述目标高度, 确定所述红外 图中的第 二人脸区域; 其中, 所述目标宽度即所述第二人脸区域的宽度, 所述目标高度即所述第二人 脸区域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对焦方法, 其特征在于, 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红外镜头 拍摄的红外图中的第二基准 点的坐标: IR_ROI(i)=[F1*Color_ROI(i)]/F2, IR_ROI(j)=[F1*Color_ROI(j)]/F2 其中, F1为所述彩色镜头的焦距, F2为所述相机的红外镜头的初始焦距, Color_ROI(i) 为所述第一基准点的横坐标, Color_ROI(j)为所述第一基准点的纵坐标, IR_ROI(i)为所述 第二基准 点的横坐标, IR_ROI(j)为所述第二基准 点的纵坐标; 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目标宽度和所述目标高度: IR_ROI_W =[F1*Color_ROI_W]/F2, IR_ROI_H=[F1*Color_ROI_H]/F2 其中, Color_ROI_W为所述第一人脸区域 的宽度, Color_ROI_H为所述第一人脸区域 的 高度, IR_ROI_W 为所述目标宽度, IR_ROI_H为所述目标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对焦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彩色镜头的焦距、 所述相机的红外镜头的初始焦距和所述第一基准点的坐标, 确定所述红外镜头拍摄的红外 图中的第二基准 点的坐标, 包括: 根据所述彩色镜头的焦距、 所述相机的红外镜头的初始焦距、 所述第一基准点的坐标 和预设的偏移量, 确定所述红外 镜头拍摄的红外图中的第二基准 点的坐标; 所述根据所述彩色镜头的焦距、 所述红外镜头的初始焦距、 所述第一人脸区域的宽度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4845043 A 2和所述第一人脸区域的高度, 确定目标宽度和目标高度, 包括: 根据所述彩色镜头的焦距、 所述红外镜头的初始焦距、 所述第一人脸区域的宽度、 所述 第一人脸区域的高度和所述预设的偏移量, 确定目标宽度和目标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对焦方法, 其特征在于, 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红外镜头 拍摄的红外图中的第二基准 点的坐标: IR_ROI(i)={[F1*Color_ROI(i)]/F2}‑S, IR_ROI(j)={[F1*Color_ROI(j)]/F2}‑S 其中, F1为所述彩色镜头的焦距, F2为所述相机的红外镜头的初始焦距, S 为所述预设的 偏移量, Color_ROI(i)为所述第一基准点的横坐标, Color_ROI(j)为所述第一基准点的纵 坐标, IR_ROI(i)为所述第二基准 点的横坐标, IR_ROI(j)为所述第二基准 点的纵坐标; 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目标宽度和所述目标高度: IR_ROI_W ={[F1*Color_ROI_W]/F2}+2S, IR_ROI_H={[F1*Color_ROI_H]/F2}+2S 其中, Color_ROI_W为所述第一人脸区域 的宽度, Color_ROI_H为所述第一人脸区域 的 高度, IR_ROI_W 为所述目标宽度, IR_ROI_H为所述目标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对焦方法, 其特征在于, 通过以下公式, 根据 所述瞳距、 所述第一人脸区域的大小和所述彩色图的大小, 确定人脸与相机之间的距离: 其中, A为预设的常量系数, d_eye为所述瞳距, Color_W为所述彩色 图的宽度, Color_H 为所述彩色图的宽度, Color_ROI_W为所述第一人脸区域的宽度, Color_ROI_H为所述第一 人脸区域的高度, Zcamera为所述人脸与相机之间的距离 。 7.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对焦方法, 其特征在于, 通过预设的拟合模 型, 根据所述瞳距、 所述第一人脸区域的大小和所述彩色图的大小, 确定人脸与相机 之间的 距离, 所述拟合模型通过以下步骤获得: 获取若干训练样本; 其中, 每 个训练样本均包 含一组对应的样本彩色图和样本深度图; 对所述样本彩色图进行 人脸检测, 确定所述样本彩色图中的人脸区域和人脸的瞳距; 根据所述样本彩色图中的人脸的瞳距、 所述样本彩色图中的人脸 区域的大小和所述样 本彩色图的大小, 拟合所述样本深度图, 得到拟合模型。 8.一种自动对焦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拍摄模块、 人脸检测模块、 估算模块和执行模 块; 所述拍摄模块用于通过相机的彩色镜头进行拍摄得到彩色图, 并通过所述相机的红外 镜头进行拍摄得到红外图; 所述人脸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彩色图进行人脸检测, 确定所述彩色图中的第 一人脸区 域和瞳距; 所述估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瞳距、 所述第一人脸区域的大小和所述彩色图的大小, 确 定人脸与相机 之间的距离, 并根据所述彩色镜头的焦距、 所述红外镜头的初始焦距、 所述第 一人脸区域的位置和所述第一人脸区域的大小, 确定所述红外图中的第二人脸区域; 所述执行模块用于根据 所述人脸与相机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 二人脸区域, 对所述红外 镜头进行自动对焦。 9.一种电子设备, 其特 征在于, 包括: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4845043 A 3

.PDF文档 专利 自动对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自动对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 1 页 专利 自动对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 2 页 专利 自动对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3:24:2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