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252738.1
(22)申请日 2021.12.2 2
(73)专利权人 沈阳吕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自由贸易试验
区沈阳片区全运路109-1 (109-1号) 2
层247-11724室
(72)发明人 陈猛 吴世超 吴青海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 合伙) 11745
专利代理师 何春阳
(51)Int.Cl.
F16F 15/04(2006.01)
F16F 15/067(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机器人运动减 震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机器人领域的一种机器
人运动减震结构, 包括箱体, 箱体的内部活动连
接有升降板, 升降板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机构, 箱
体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箱 体的底部通过轴承活
动连接有转杆, 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
轮, 第一伞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伞齿轮, 第二
伞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 第一连接
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 第一电机的顶
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箱体的
底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机器人
在不平的地面环境行走时, 会使得机器人受到颠
簸震动, 影响到机器人上存放的物品, 也容易对
机器人本身的零部件造成损伤, 降低了机器人行
走时的稳定性和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不方便人们
使用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7736144 U
2022.11.04
CN 217736144 U
1.一种机器人运动减震结构, 包括箱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
有升降板(2), 所述升降板(2)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机构(3), 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
轮(4), 所述箱体(1)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杆(5), 所述转杆(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
第一伞齿轮(6), 所述第一伞齿轮(6)的一侧啮合有第二伞齿轮(7), 所述第二伞齿轮(7)的
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8), 所述第一连接杆(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9), 所
述第一电机(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 所述支撑杆(10)的另一端与箱体(1)的底部
固定连接, 所述转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11), 所述转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
撑板(12), 所述支撑板(12)的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3), 所述第二连接杆
(13)的一端 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4), 所述第二电机(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 固定板(15),
所述固定板(15)的顶部与转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杆(13)的另一端固定连
接有滚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运动减震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机构(3)包
括固定箱(31)、 减震器(32)、 第一弹簧(33)、 活动板(34)、 移动杆(35)、 活动块(36)和活动杆
(37), 所述固定箱(31)的底部与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箱(31)的内壁与减震器
(32)和第一弹簧(3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弹簧(33)和减震器(32)的另一端均与活
动板(34)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活动板(34)的另一侧与移动杆(35)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
移动杆(35)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箱(31)的外部并与活动块(36)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活动
块(36)的底部与箱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 所述活动块(36)的顶部通过销轴与活动杆(37)
的一端活动连接, 所述活动杆(37)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升降板(2)的底部活动连接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运动减震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的内壁
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7), 所述限位杆(17)的表面与升降板(2)的内部活动连接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运动减震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的内壁
固定连接有辅助杆(18), 所述辅助杆(18)的表面与活动块(3 6)的内部活动连接 。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运动减震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箱(31)的一
侧开设有通 孔(19), 所述 通孔(19)的内部与移动杆(3 5)的表面活动连接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运动减震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板(2)的底
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0), 所述第一连接板(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1), 所
述第二弹簧(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2), 所述第二连接板(22)的底部与箱体
(1)的内壁固定连接 。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运动减震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的内壁
开设有凹槽(23), 所述凹槽(23)的内壁与限位杆(1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 所述凹槽(23)的
内部与升降板(2)的表面活动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736144 U
2一种机器人运动减 震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机器人 领域, 具体是一种机器人运动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涡流检测是建立在电磁感应原理基础之上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它适用于导电材
料, 当把一块导体置于交变磁场之中, 在导体中就有感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
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 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 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 定的
原则纲领行动, 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的工作, 例如生产业、 建筑业, 或是其它危险的
工作。
[0003]现有的机器人在不平的地面环境行走时, 会使得机器人受到颠簸震动, 影响到机
器人上存放的物品, 也容易对机器人本身的零部件造成损伤, 降低了机器人行走时的稳定
性和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不方便人们的使用, 因此, 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机器人运动
减震结构,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 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运动减震结构,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
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 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器人运动减震结构, 包括
箱体, 所述箱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板, 所述升降板的底部 设置有减震机构, 所述箱体的
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所述箱体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杆, 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
有第一伞齿轮, 所述第一伞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伞齿轮, 所述第二伞齿轮的一侧固定连
接有第一连接杆,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 所述第一电机的顶部固
定连接有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固定连
接有转板, 所述转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的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
二连接杆, 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 所述第二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
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与转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杆 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
滚轮。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固定箱、 减震器、 第一弹簧、 活
动板、 移动杆、 活动块和活动杆, 所述固定箱的底部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箱的
内壁与减震器和 第一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 弹簧和减震器的另一端均与活动板
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活动板的另一侧与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延
伸至固定箱的外部并与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活动块的底部与箱体的内壁活动连
接, 所述活动块的顶部通过销轴与 活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 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
与升降板的底部活动连接 。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 所述限位
杆的表面与升降板的内部活动连接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736144 U
3
专利 一种机器人运动减震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0:40:4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