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65.020.01 CCS B 04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958—2021 马铃薯品种试验技术规范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2021 - 10 - 28 发布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1 - 01 实施 发 布 DB63/ T 1958—2021 前 言 本文件依据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青海省马铃薯育种重点实验室。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纳添仓、周云、张艳萍、蒲秀琴、郭恒、王芳、贺苗苗、刘世安、王建平、张 海晖、王毅、王生财、祁玉梅、陈永林、许得洪、马永强、杨琼英、李国元。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 I DB63/ T 1958—2021 马铃薯品种试验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品种试验方法和试验报告撰写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品种试验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557.28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马铃薯 DB63/T 013 马铃薯品种观察记载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品种 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稳定的植物群体。 3.2 对照品种 在品种试验中用作对照的品种。 3.3 品种试验 以测试新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抗逆性和品质等综合性状为目的而开展的规范 性、科学性品种试验。 4 试验设计 4.1 试验点布局 在同一生态区选择5个及以上试验点。 4.2 试验地选择 1 DB63/ T 1958—2021 选择试验地土壤类型和肥力应具有区域代表性和接近当地生产实际,试验地地力匀、地势平、防旱 涝、向阳无荫蔽、排灌方便、前作一致。 4.3 试验田间设计 2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 ,试验地周边设置2行以上的保护行。 4.4 对照品种选择 选用本生态区生产上具有代表性的主栽品种;进行特殊性状的品种试验,若无合适对照品种时,以 两个试验周期各点试验平均值为对照。 4.5 试验周期 试验周期不少于2个生产周期。 4.6 田间管理 4.6.1 整地 试验地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水分状况,进行精细整地,耕作深度约20.00 cm-30.00 cm,使地 面平整细碎。 4.6.2 催芽 种薯需要提前进行催芽。 4.6.3 施肥 农家肥或有机肥作基肥,春播耕地时施入,氮肥总用量的80%以上和全部磷、钾肥料作基施。基肥 可撒施或结合耕地沟施,与耕层充分混合均匀,20%的氮肥做种肥,与种薯隔沟施用。 4.6.4 播种 每小区种植5行,每行种植20株,每小区种植100株。同一组试验所有品种同期适时播种。 4.6.5 中耕除草 齐苗后中耕除草,封垄前进行一次中耕除草,生长中后期拔高草。 4.6.6 培土 生育期内培土2次-3次。齐苗后进行第一次浅培土,现蕾期高培土,封垄前最后一次培土,川水培 成宽40.00 cm,高30.00 cm的垄,旱地培成宽30.00 cm,高25.00 cm的垄。 4.6.7 灌溉 水地在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及时浇水,浇水时忌大水漫灌。收获前7 d-10 d不易灌水。 4.6.8 病、虫害防治 防除蚜虫,蚜虫发生时用高效、低毒杀虫剂进行防治。不防治病害,且不使用任何植物生长调节剂。 4.6.9 栽培管理 2 DB63/ T 1958—2021 管理水平与当地大田生产相当,栽培管理措施一致,同一管理措施在同一天内完成,确有困难,至 少保证每个区组内一致。试验过程中避免人、鼠、鸟、畜、禽等危害。 4.6.10 收获 收获时先统计收获株数,如果1个小区缺株15%以上,应作缺区处理;若1个试验内有3个小区缺株均 超过15%,试验报废。试验均按全小区计产。应按品种的成熟度及时收获,分区单收、单晒。 4.7 观测记载与鉴定评价 客观描述品种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抗病性、抗逆性。记载项目与标准按GB/T 19557.28、DB63/T 013执行。 4.8 试验总结 试验结束后,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及综合评价,参照附录A撰写年度报告。 3 DB63/ T 1958—2021 A B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马铃薯品种试验年终报告 A.1 马铃薯品种试验年终报告封面 马铃薯品种试验年终报告封面见表A.1。 表 A.1 马铃薯品种试验年终报告封面 马铃薯品种试验年终报告 试验年份: 试验类型: 试验组别: 承担单位: 试验地点: A.2 田间记载 田间记载见表A.2 4 DB63/ T 1958—2021 表 A.2 1 田间设计: 参试品种 个,对照品种 株距 cm, 行区,小区面积 2 试验期间气象和地理数据 2.1 气象数据 月份 田间记载表 , 排列,重复 次,行长 m,行距 cm, 2 m。 平均最高 平均最低 平均温度 降雨天数 降雨量 初霜时间 终霜时间 温度℃ 温度℃ ℃ d mm 月/日 月/日 平均 2.2 地理数据 纬度 ,经度 。海拔高度 。 3 试验地基本情况和栽培管理 3.1 基本情况 前作: ,收获期: 月 日。土壤类型: , 耕地和整地方式 : 。 3.2 栽培管理 3.2.1 播种期: 月 日,播种方式和方法: 。 3.2.2 中耕除草: ; 3.2.3 施肥: ; 3.2.4 灌排水: ; 3.2.5 病虫草害防治: ; 3.2.6 生长期间的特殊事件: 。 4 调查记载表 4.1 物候期调查表 品种名称 播种期 出苗期 开花期 成熟期 收获期 生育期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d) 5 DB63/ T 1958—2021 表 A.2 田间记载表(续表) 4.2 植株形态特征调查表 品种名称 植株 生长 类型 习性 茎色 顶小叶 花繁 形状 茂性 花冠 花冠色 匍匐茎 结实性 形状 长短 4.3 田间性状调查表 品种名称 出苗率(%) 主茎数(个) 株高(cm) 收获株数(株) 4.4 块茎性状调查表 品种 块茎大小 名称 整齐度 薯形 皮色 肉色 薯皮 芽眼 大中薯 类型 深浅 率% 比重 干物质 口感 含量% 4.5 块茎生理缺陷情况调查表 品种名称 二次生长 裂薯率 空心率 % % % 其他 4.6 主要病害情况调查表(一) 卷叶病毒病 花叶病毒病 品种名称 发病率 % 病情指数 发病率 % 病情指数 环腐病 发病率 % 病情指数 病薯率 % 6 DB63/ T 1958—2021 表 A.2 田间记载表(续表) 4.7 主要病害情况调查表(一) 晚疫病 早疫病 调查日期 调查日期 品种 名称 病 株 病情 病 株 病 情 病 株 病 情 病 株 病 情 病 株 病 情 病 株 病 情 率% 指数 率% 指数 率% 指数 率% 指数 率% 指数 率% 指数 4.8 主要病害情况调查表(三) 品种名称 疮痂病 黑痣病 病薯率% 病薯率% 4.9 小区产量调查表 品种名称 Ⅰ Ⅱ Ⅲ Ⅳ 品种平均 亩产量 比对增产% kg A.3 品种评述 A.4 对下年度试验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pdf文档 DB63-T 1958-2021 马铃薯品种试验技术规范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3-T 1958-2021 马铃薯品种试验技术规范 青海省 第 1 页 DB63-T 1958-2021 马铃薯品种试验技术规范 青海省 第 2 页 DB63-T 1958-2021 马铃薯品种试验技术规范 青海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07:20:5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