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07.060 CCS A 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0153—2021 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of meteorological data 2021-05-21发布 2021-09-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0153—2021 目 次 前言 引言 IN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方法 4.1 分类方法 4.2 编码方法 5气象资料的一级分类与代码 6 公共属性的分类与代码 6.1 概述 6.2 区域属性的分类与代码 6.3时间属性的分类与代码 参考文献· GB/T40153—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气象基本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熊安元、王颖、李崇、谭婷婷。 GB/T40153—2021 引言 气象资料是典型的具有时间和空间属性的地球科学数据。气象资料是我国历史年代最长、保存最 完整、最系统的地球信息资源之一。我国具有100多年的气象仪器观测历史,长期以来,已积累了大量 的基础气象数据。随着气象探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气象数据加工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当前我国每年 新增的气象资料的容量超过1000TB。气象资料来源复杂、种类繁多、格式多样、表现形式各异、数据 量巨大,使得对气象资料的有效管理十分复杂和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气象资料以数 字化形式存在,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气象资料的有效管理,首先应对气象资料进行合理分类,同时赋 予每种资料以客观明确的表达,即进行数字编码和命名,因此,对气象资料进行合理分类,并进行编码, 从而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是对气象资料进行规范管理的根本途径 同时,气象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关系密切,气象环境条件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规范气象资 料使用机构对气象资料的管理和利用,可有效提升气象服务于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能力,增强气象资料的 服务效益。 1V GB/T 40153—2021 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气象资料的分类与编码方法,一级分类与代码以及公共属性的分类与代码。 本文件适用于气象资料的收集汇交、加工处理、存储归档和应用服务等工作。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36109—2018中国气象产品地理区划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象资料meteorologicaldata 使用各种观、探测手段获取的地球表面和地球大气的状态、现象及其变化过程的记录,以及以此为 基础,通过各种技术方法进行加工处理生成的各类衍生和加工产品。 注1:气象资料的记录可表达为文字、数字、图形图像、音视频等。 注2:气象资料的记录载体包括纸质载体、磁性载体、光电子载体等。 3.2 分类 classification [来源:GB/T10113—2003,2.1.2,有修改] 3.3 线分类法 method of linearclassification 将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的划分基础)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的类 目,并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来源:GB/T10113—2003,2.1.5,有修改] 3.4 面分类法method ofareaclassification 个类目。 注:使用时根据需要将这些“面”中的类目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类目。 [来源:GB/T10113—2003,2.1.6,有修改] 1 GB/T40153—2021 3.5 混合分类法methodof compositeclassification 将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组合使用,以其中的一种为主,另一种做补充的分类方法 3.6 代码code 表示特定事物(或概念)的一个或一组字符 [来源:GB/T10113—2003,2.2.5,有修改] 3.7 编码coding 给事物或概念赋予代码的过程。 [来源:GB/T10113—2003,2.2.1] 3.8 简码simplecode 用于表示气象资料属性代码的一种简单表达符号。 3.9 标识符identifier 用于识别或命名气象资料的某个实体或某种属性的一个或一组字符。 [来源:GB/T36596—2018,3.2.有修改] 3.10 数据集dataset 可以标识的数据集合。 L来源:GB/T336742017,3.1 4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方法 4.1分类方法 4.1.1气象资料依照其基本属性进行分类。气象资料的基本属性包括内容属性、时间属性、区域属性、 来源属性、观测属性、格式属性、加工级别属性等,不同资料有不同的属性。各属性内容之间、同一属性 下不同内容之间不可重叠。属性的选择应根据资料管理和应用的需求,本着科学实用、互不重叠、粒度 适当的原则进行。 4.1.2气象资料的分类可采用线分类法、面分类法或混合分类法进行。 4.1.3如采用线分类法,一级资料之下的级别数不宜超过3个。如采用面分类法,定义的资料属性不 宜过多,宜在10个以内。 4.1.4经分类后的气象资料可表达为一级、二级及其以下各级,下一级与上一级类别之间构成隶属关 系;一级为分类类别的最顶层,是气象资料的大类。 4.2 编码方法 4.2.1资料属性的编码 气象资料的各种属性可采用简码和标识符两种方式进行编码。简码常用于采用线分类法时的代 码,标识符常用于采用面分类法或混合分类法时的代码,也可用于采用线分类法时的代码。 4.2.2简码编码方法 各类资料属性的简码用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其中901~998为扩展码。 2 GB/T 40153—2021 简码通常为无含义顺序码,可采用递增顺序码、分组顺序码来编码。 4.2.3标识符编码方法 标识符由英文字母和(或)阿拉伯数字构成的字符串组成,首位应是英文大写字母。 标识符宜为有含义代码,体现资料属性的基本意义,便于人工识别、符合英文缩写习惯。 标识符长度不固定,但长度不宜过长,以八个以内的字符(或字符与阿拉伯数字的混合)为宜。 4.2.4资料编码方法 组合形成,一级资料代码应置于代码的最前面,一级资料代码和各属性代码之间用“”分隔。 如某一级资料的分类采用的是线分类法,各属性之间应具有层级关系,资料代码中较上层的属性代 码应位于较下层的属性代码之前。 如某一级资料的分类采用的是面分类法,各属性之间是并列关系。资料编码应规定各属性代码的 前后次序,并根据该资料的特性,选择部分属性代码或全部属性代码进行组合。 如某一级资料的分类采用的是混合分类法,具有层级关系的属性代码的排列顺序要求同线分类法, 具有并列关系的属性代码的排列顺序要求同面分类法。 示例: 某地面气象数据集具有区域属性:全球(标识符为GLB)、时间属性:月平均(标识符为MON)、要素属性:降水(标识 符为PREC)、加工属性:多源数据融合分析值(标识符为MRG),分类方法为面分类法,且规定属性的排列顺序是要素属 性、时间属性、区域属性、加工属性,属性代码采用标识符,则该数据集的代码为:SURF_PREC_MON_GLB_MRG。 5气象资料的一级分类与代码 C 以气象资料的内容属性为主,观测来源属性为辅,将气象资料分成15类一级资料,其分类与代码应 符合表1的要求。 表1气象资料一级分类与代码 类别名称 代码 说明 利用各种观测手段获得的陆地近地面边界层以下大气和陆地表面气象条件的地 SURF 地面气象资料 面气象观测资料及其综合分析衍生资料,资料内容包括地面气压、温湿度、风、降 水、云、能见度、天气现象、蒸发、日照、冻土、土壤温度、电线结冰等 SAC 通过各种地基和空基观测手段(如探空气球、闪电定位仪、风廓线雷达、激光雷达、 高空气象资料 UPAR 微波辐射计、飞机等)获得的描述地球表面上空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气象要素垂 直廊线和大气电磁场等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及其综合分析衍生资料 基于浮标、船舶、海岛、海上平台等多种观测平台进行气象观测获得的描述海洋和 海洋气象资料 OCEN 近海面大气状态的气象资料及其综合分析衍生产品 通过各种观测手段获得的辐射资料及其综合分析衍生资料,包括太阳辐射、地球 气象辐射资料 RADI 辐射和大气辐射资料 通过各种观测手段获得的作物、畜牧、果树、林木、蔬菜、养殖业等生物对象的生 农业气象和 长、发育、产量、产品等要素,自然物候、农业小气候、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土壤水分 AGME 生态气象资料 状况及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大气环境要素,以及基于这些观测资料加工获得的数据 产品 3
GB/T 40153-2021 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4 15:45:10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9 M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36412-2018 力标准机的检验与校准.pdf
关于印发基础电信企业资产安全管理平台和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建设指南的函.pdf
tc260 大数据安全标准化白皮书 2018版.pdf
GM-T 0081-2020 SM9密码算法加密签名消息语法规范.pdf
GB-T 8446.1-2022 电力半导体器件用散热器 第1部分:散热体.pdf
GB-T 35190-2017 海水中碘-131的测定 β计数法.pdf
GB-T 39772.2-2021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建设和验收技术规范 第2部分:验收规范.pdf
GB-T 32609-2016 网球拍及部件的物理参数和试验方法.pdf
GB-T 43579-2023 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 智能合约生命周期管理技术规范.pdf
证券研究报告 - 2023.1.20 - 从CHAT_GPT到生成式AI(Generative+AI):人工智能新范式,重新定义生产力.pdf
T-CIECCPA 009—2023 电动汽车退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拆解 技术规范.pdf
GB-T 42457-2023 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信息安全 产品安全开发生命周期要求 IEC 62443-4-1-2018.pdf
YD-T 3902-2021 数据中心无损网络典型场景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pdf
DB37-T 3890.3—2020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标 第3部分:智慧社区指标 山东省.pdf
GB-T 16180-2014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pdf
DB11-T 1210-2015 工业照明设备运行节能监测 北京市.pdf
GB 40165-2021 固定式电子设备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技术规范.pdf
MT-T 244.2-2020 煤矿窄轨车辆连接件 连接插销.pdf
T-CAEPI 66—2023 水污染源自动监控监测系统 运行维护技术指南.pdf
DB37-T 3234-2018 动物源食品中泰万菌素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山东省.pdf
1
/
3
13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1.9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