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97.220.99 CCS Y 55 江 DB36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6/ T 1544—2021 体育旅游基地建设与评价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of sports tourism base 2021 - 12 - 31 发布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6 - 01 实施 发 布 DB36/T 1544—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江西省体育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运动训练保障中心、江西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祖平、王春敏、李鸥叶、谢建明、吴峰、冀海贵、涂志明、周学礼、江娉婷、 陈元元。 I DB36/T 1544—2021 体育旅游基地建设与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体育旅游基地建设与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基础设施、体育项目与设施、服 务设施、服务提供和评价实施。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体育旅游基地的建设与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2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 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 第1部分:标志 GB/T 15566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所有部分) 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 15971 导游服务规范 GB/T 17775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31383-2015 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置和服务规范 GB/T 34290 公共体育设施 室外健身设施的配置与管理 GB 50763-2012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T 51149-2016 城市停车规划规范 DZ/T 028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GA/T 36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DB36/T 1215 健身步道建设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适用于本文件。 3.1 体育旅游基地 sports tourism base 1 DB36/T 1544—2021 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为满足旅游者运动体验需求,开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汽 摩运动、冰雪运动等户外运动项目以及其他运动项目,体育旅游设施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完备、体育产 品和服务丰富多样且全年持续供给,具有一定发展规模、辐射带动作用强、经济和社会效益突出的经营 场所。 4 基本要求 4.1 资质条件 4.1.1 应具有良好的体育旅游基地形象和较高的社会知名度。 4.1.2 应设有专门的体育旅游经营管理机构和专职体育旅游从业人员。 4.2 旅游条件 4.2.1 体育旅游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应充分利用基地内的陆地、水域等资源,提供优质的体育旅游 产品和服务。 4.2.2 体育与旅游有机融合,主题突出、氛围浓厚、特色鲜明、形象清晰。 4.2.3 基地选址的安全评估应按 DZ/T 0286 的要求进行,确保无洪涝、滑坡、塌陷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 害隐患。 4.2.4 基地选址的空气质量应达到 GB 3095 中规定的相关要求,噪声质量应符合 GB 3096 中规定的相 关要求,地面水环境质量应达到 GB 3838 中规定的相关要求,饮用水各项指标应符合当地的检测标准。 5 基础设施 5.1 交通设施 5.1.1 可进入性较好,进出方便,道路通畅,距基地主要大门 1 km 内应设公共交通站点或接驳车服务 站点。 5.1.2 基地内交通路线应设计合理,宜采用人车分流设计。 5.1.3 有专用停车场所,停车位数量应符合 GB/T 51149-2016 中第 6 章的规定,并配备无障碍专用停 车位,数量应符合 GB 50763-2012 中 9.5.6 的规定。停车场应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应设专人管理。 5.1.4 基地内宜采用低能耗、低排放量或清洁能源的交通工具,并提供租赁服务。有条件的可配备快 速充电桩等设备。 5.2 标识系统 5.2.1 基地每个入口处应设置标识牌与全景导览图,标明以下信息:基地名称、规模、开放时间、各 功能区、进出路线图、咨询和投诉电话等。 5.2.2 基地内标识应清晰、醒目、牢固、布局合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应符合 GB/T 10001.1、GB/T 10001.2 和 GB/T 15566 的要求。 5.2.3 在基地易出现安全事故位置应设置安全标识,安全标识应符合 GB 2894 的要求。 5.2.4 消防标识应符合 GB 13495.1 的要求,消防标志设置应符合 GB 15630 的要求。 5.3 安全设施 5.3.1 应根据基地内开展的项目和活动特点,配备符合专项运动和相关要求的安全设施设备。 5.3.2 应设置医务室,急救药品、器械、除颤仪等专用急救设备应摆放在便于取用的明显位置。 5.3.3 赛事活动中应合理设置饮水站、救护点。 2 DB36/T 1544—2021 5.3.4 危险区域应布置隔离设施。 5.4 环卫设施 5.4.1 5.4.2 5.4.3 5.4.4 应配备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排放应符合 GB 8978 的规定和要求,宜将污水处理循环利用。 对于废旧电池、污油等危险废弃物应设置专用回收装置。 基地内应配置厕所、垃圾箱等卫生设施。 垃圾箱应清洁、无异味,有防蚊、蝇、虫、鼠等措施。 5.5 信息化设施 5.5.1 5.5.2 5.5.3 5.5.4 基地内应安装能够覆盖整个基地的无线通讯设施。 基地内宜设有电子导览图、多媒体触摸屏等交互系统。 基地内重点位置应设置符合 GA/T 367 要求的监控设施。 基地内应配备广播通讯设施、应急联络设备、紧急报警装备等常用信息化设施设备。 6 体育项目与设施 6.1 体育项目 6.1.1 体育旅游基地应引入山地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汽摩运动、冰雪运动等户外运动项目以 及其他有关运动项目。 6.1.2 引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应按《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的要求,经县级及以 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批准。 6.1.3 每年宜举办一定等级或规模的赛事或活动。 6.2 体育设施 6.2.1 基地应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凸显体育元素,配备相应的体育场地和设施。 6.2.2 应按照 DB36/T 1215 的要求,建设健身步道。 6.2.3 应按照 GB/T 34290 的要求配置一定数量的户外健身设施。 7 服务设施 7.1 游客服务中心 7.1.1 应设置游客服务中心,开放时间应固定,为游客提供售票、咨询、接待等服务。 7.1.2 应具备一定规模的年接待能力和单次接待能力。单次接待能力应根据承载量进行合理设置,不 影响游客的游览体验。 7.1.3 应有以预约参观为主的接待措施和应对高峰时期客流激增等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 7.1.4 游客服务中心建筑面积应符合 GB/T 31383-2015 中 8.1 的规定。 7.1.5 应提供一站式服务,并为办公人员配备相应的办公场所。 7.1.6 应配备电脑、电话、身份证读卡器、复印打印机等办公设备。 7.2 休憩设施 7.2.1 对于路程较长运动项目,应合理设置休憩台、驿站,并提供休憩设施等。 7.2.2 应根据实际情况提供露营地,宜提供帐篷、睡袋等露营设备租赁服务。 3 DB36/T 1544—2021 7.3 餐饮住宿设施 7.3.1 7.3.2 7.3.3 7.3.4 基地范围内或周边应有较完善的住宿和接待设施。 基地范围内或周边宜有配套的餐饮设施,布局合理,种类丰富,符合相关要求。 餐饮服务应配备消毒设施,不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一次性餐具。 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和重大赛事节庆展会期间,应制定临时餐饮解决方案,设立临时餐饮服务点。 7.4 购物设施 7.4.1 基地范围内或周边应配备布局合理的购物场所,标识醒目,建筑造型、色彩、材质与环境基本 协调。 7.4.2 购物场所应环境整洁,秩序良好,无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等现象。 7.4.3 宜有配套运动健身器材、运动休闲用品、体育旅游装备、体育文化书刊、体育旅游休闲特色化 纪念品等产品的租赁和销售服务。 7.4.4 商品应明码标价,提供售后服务,有统一的管理措施和手段。 8 服务提供 8.1 人员要求 8.1.1 针对运动项目、设施设备、餐饮住宿等,应配备相应的技术指导人员、救生员、医护人员、安 全巡视员、维护保养员、客服等各类工作人员。 8.1.2 基地从业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上岗合格率应达到 100%,需要持证上岗的人员应取得相关职业 资格证书。 8.1.3 讲解员应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普通话达标,人数及语种应能满足游客需要。讲解服务符 合 GB/T 15971 的规定。宜配备符合游客需要的语音讲解设施。 8.1.4 应依据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有关要求并结合人员的能力状况,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基地工作人员进 行培训。 8.2 服务要求 8.2.1 基地内工作人员应举止文明、友好热情、各司其职、认真负责。 8.2.2 游客中心应提供包括信息咨询、寻人广播服务、小件物品寄存、失物招领、紧急救难收容及临 时医疗救治在内的必备服务。 8.2.3 应有为运动休闲旅游项目参与者提供咨询的游客服务中心或相应场所。 8.2.4 应提供现金支付、网络支付和银行卡支付等多种消费服务方式。 8.2.5 应提供相应的健身指导、健身技能培训服务。 8.2.6 宜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接体育旅游的个性化需求,实现线上场馆预订、门票销售、赛会报名等。 9 评价实施 9.1 评价条件 9.1.1 基地管理或经营主体应合法经营 3 年以上,证照齐全,基础设施、体育设施及公共配套设施完 备。 9.1.2 已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特种设备检验、消防、卫生许可等,安全管理机制和措施完备。 4 DB36/T 1544—2021 9.1.3 近三年内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重大生态环境和污染问题,无重大市场秩序问题,无严重违 法违规行为,无不良诚信记录。 9.2 等级划分 9.2.1 体育旅游基地划分为三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 A 级、B 级、C 级。 9.2.2 体育旅游基地各等级的主要条件和要求应符合附录 A 中的要求。 9.

pdf文档 DB36-T 1544-2021 体育旅游基地建设与评价规范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6-T 1544-2021 体育旅游基地建设与评价规范 江西省 第 1 页 DB36-T 1544-2021 体育旅游基地建设与评价规范 江西省 第 2 页 DB36-T 1544-2021 体育旅游基地建设与评价规范 江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23:30:0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