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DB6105 渭南市地方标准 DB6105/T141-2021 富平尖柿炭疽病防治技术规程 2021-09-22发布 2021-10-22实施 渭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05/T141-2021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渭南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富平县果业发展中心、富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富平县 渭鸿金果柿业有限公司、大荔县果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党立胜、王景岗、陈联英、雷亚青、王桂荣、王浩、韩俊平、高曼 妮、张文全、胡国盈。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DB6105/T141-2021 2富平尖柿炭疽病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富平尖柿炭疽病防治的术语和定义、病害症状、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防 治原则和防治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渭南市区域内富平尖柿炭疽病的综合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5084 灌溉水的质量 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010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无需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病害症状 主要危害富平尖柿的新梢、叶片和果实。 4.1新梢感染初期,产生黑色圆形斑点,之后发展为椭圆形,伴随褐色纵裂。病枝易折断, 严重时枯死。 4.2叶片病斑多发生在叶柄和叶脉上,初期为黄褐色,逐渐变为黑色或黑褐色,呈长条或 不规则形状,叶片会提前脱落。 4.3果实危害初期呈深褐色斑点,后期病斑不断扩大,直径3mm~10mm,显近圆形凹陷,提 DB6105/T141-2021 3早脱落。 5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 5.1发病规律 该病菌温度在9℃~36℃,湿度在70%以上易发生。新梢6月上旬发病,8月下旬至9 月上旬为发病盛期;果实6月下旬发病,严重时果实脱落。 5.2传播途径 病原菌主要在枝梢、干果、叶痕和芽体等处越冬;翌年初夏初次侵染,侵害新梢、叶片、 幼果和伤口,可多次侵染,潜育期3d~10d。 6防治措施 6.1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 的方法。 6.2农业防治 6.2.1栽植环境 宜在海拔400m~1000m,土层深厚、光照充足、降雨量450mm~700mm的土壤栽植。 6.2.2苗木 选择嫁接口距离地面80cm~120cm,愈合程度高,无病虫、生长健壮苗木。 6.2.3栽植密度 计划性栽植:栽植株行距5m×2m,亩栽植66株。 永久性栽植:栽植株行距5m×4m,亩栽植33株。 6.2.4套种 1年~3年幼园可留足1.5m以上营养带,种植低秆作物。成龄园不宜种植其它作物。 6.2.5整形修剪 DB6105/T141-2021 4适时拉枝,疏除徒长枝、冗细枝、多头枝、病虫枝等。 6.2.6土肥水管理 6.2.6.1土肥管理 深翻整地、中耕除草,增施有机肥,控氮稳磷增钾,补充中微量元素,提高树体抗病力。 6.2.6.2水分管理 春季灌水促进枝条生长,尽快扩冠;中期控制灌水,及时排涝,降低湿度。 6.2.7桥接 主干发病严重的植株,采用皮下插接进行桥接。 6.3生物防治 6至9月,雨前及时叶面喷施哈茨木霉菌菌剂、枯草芽孢杆菌菌剂等生物制剂预防侵染。 6.4化学防治 适时用药、轮换用药、药肥结合。富平尖柿炭疽病化学防治方法见附录A。

pdf文档 DB6105-T 141-2021 富平尖柿炭疽病防治技术规程 渭南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105-T 141-2021 富平尖柿炭疽病防治技术规程 渭南市 第 1 页 DB6105-T 141-2021 富平尖柿炭疽病防治技术规程 渭南市 第 2 页 DB6105-T 141-2021 富平尖柿炭疽病防治技术规程 渭南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7-15 13:00:5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