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7.020
CCS J 92
团体 标准
T/ZZB 2895—2022
内燃机 胀断连杆精锻件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recision forging of fracture splitting
connecting rod
2022 - 12 - 08发布 2022 - 12 - 31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ZB 2895—2022
I 目 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基本要求 ................................ ................................ .......... 2
5 技术要求 ................................ ................................ .......... 2
6 试验方法 ................................ ................................ .......... 5
7 检验规则 ................................ ................................ .......... 6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 8
9 质量承诺 ................................ ................................ .......... 9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ZB 2895 —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浙江跃进机械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 (排名不分先后 ):浙江华莎驰机械有限公司、杭州九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汽材料研究所、一汽解 放商用车开发院、抚顺特殊钢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骆春阳、胡晨、吴建鑫、梅吟飞、唐建平、俞华锋、张义和、李鹏、马群。
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陈璋。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ZB 2895—2022
1 内燃机 胀断连杆精锻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内燃机用胀断连杆精锻件的范围、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及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气缸直径不大于 200 mm的往复式内燃机用胀断连杆精锻件(以下简称精锻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 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
件。
GB/T 222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8.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31.1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1184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GB/T 195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几何公差 检测与验证
GB/T 6394 金属平均晶粒度 测定法
GB/T 10561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 12361 钢制模锻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 12362—2016 钢质模锻件 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
GB/T 13320 钢质模锻件 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
GB/T 24176 金属材料 疲劳试验 数据统计方案与分析方法
GB/T 30512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JB/T 6721.2 内燃机 连杆 第2部分:磁粉检测
JB/T 8354.1—2013 抛喷丸清理及强化用金属磨料 第1部分:钢 丝切丸
JB/T 11795 —2014 内燃机 胀断连杆技术条件
JB/T 12661 内燃机连杆疲劳试验方法
YB/T 5149—1993 铸钢丸
3 术语和定义
JB/T 11795 —20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精锻件 precision forging
经精密锻造成形后 ,只需少量加工或不再加工 ,加工余量 符合GB/T 12362 —2016精度级要求的锻
件。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ZB 2895 —2022
2 3.2
纤维流线 fibre flown line
锻造时,金属的脆性杂质被打碎,顺着金属主要伸长方向呈碎 粒状或链状分布;塑性杂质随着金属
变形沿主要伸长方向呈带状分布,表示金属组织的方向性。
4 基本要求
4.1 设计研发
应使用UG、Pro/E、CAXA等三维软件 进行设计, 应使用 VareCAD等软件进行辊锻设计, 应使用 QForm、
DForm等锻造仿真模拟软件对连杆精锻件锻造成型过程进行 模拟分析和验证 。
4.2 原材料
4.2.1 钢材应使用非调质机械结构钢。
4.2.2 钢材中禁用物质含量应符合 GB/T 30512 规定要求。
4.2.3 钢材不允许存在较大的特别是连贯的夹杂物,按 GB/T 10561 评级,级别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1 非金属夹杂物(级)
A B C D
细系 粗系 细系 粗系 细系 粗系 细系 粗系
≤3.0 ≤2.0 ≤2.0 ≤1.5 ≤2.0 ≤1.5 ≤1.5 ≤1.0
4.3 工艺及装备
4.3.1 应采用辊锻制坯工艺进行制坯。
4.3.2 应具有离合式高能螺旋压力机或热模锻压力机、全自动机械手辊锻机组成的锻造生产线。
4.3.3 应配备专用控冷设备对非调质钢产品锻件锻后精确控冷。
4.4 检验检测
4.4.1 应使用光谱仪材料力学试验机等设备对原材料化学成份及物理性能进行检测。
4.4.2 生产过程中应对锻件的硬度、重量、尺寸、外观、标识等进行在线监测。
4.4.3 应具备三坐标、金相显微镜等检测设备。
5 技术要求
5.1 表面质量
5.1.1 精锻件非加工面不允许有裂纹、折叠、折痕、结疤、氧化皮等缺陷。
5.1.2 表面应光洁,杆身部位不允许有切边拉伤,分模面残留飞边高度应不大于 0.5 mm。精锻件杆身
除工字形外圆角处,连杆上允许有不多于 2个,直径不大于 4 mm,深度不大于 0.5 mm的凹坑。
5.1.3 不允许有因金属锻造未充满而产生的缺陷,不允许焊补。
5.1.4 精锻件应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宜采用符合 JB/T 8354.1—2013标准要求的钢丝丸或 YB/T 5149
—1993标准要求的铸钢丸,其直径宜在 0.8 mm~1.2 mm范围内选择;丸粒硬度应在 HRC 40~HRC 48范
围内选择。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ZB 2895—2022
3 5.1.5 精锻件抛丸强化后表面覆盖率应达到 200%;连杆毛坯表面残余压应力应大于 350 MPa,表面残
余压应力(纵向)或标准弧高度值 (Almen)不应小于 0.3 mm。
5.2 尺寸及公差
5.2.1 连杆精锻件的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应符合 GB/T 12362 规定的精密级要求。
5.2.2 连杆精锻件小头孔大头孔轴线的平行度按 GB/T 1184 —1996中下列公差等级制造,并应符合系
列要求:
a) 在大、小头孔轴线所决定的平面的垂直方向上的平行度公差不低于 6级;
b) 在大、小头孔轴线所决定的平面的平行方向上的平行度公差不低于 7级。
5.3 化学成分
连杆精锻件的材料牌号和化学成分应符合表 2的规定。
表2 材料的化学成分( %)
化学成分 牌号
C70S6 36MnVS4 46MnVS6 38MnVS6
C 0.67~0.73 0.34~0.38 0.42~0.48 0.36~0.39
Si 0.15~0.25 0.60~0.75 0.40~0.80 0.50~0
T-ZZB 2895—2022 内燃机 胀断连杆精锻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4-05 00:27:3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