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036539.3 (22)申请日 2022.08.29 (71)申请人 南京理工大 学 地址 210094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 200号 (72)发明人 余朝宝 李建平 高鼎峰 周宇航  戴豪杰 郭毓 周慧 詹腾达  许铭轩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理工大 学专利中心 32203 专利代理师 王安 (51)Int.Cl. B25J 9/1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主被动柔顺结合的大刚度环境下 轴向力控制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被动柔顺结合的 大刚度环 境下轴向力控制方法, 首先在机械臂末 端和末端执行器 之间设置被动柔顺装置, 并构建 被动柔顺装置的物理模型以及确定模 型参数, 之 后基于主动柔顺控制模型的期望轨迹结合被动 柔顺装置确定的位移补偿量, 实现基于主被动柔 顺的大刚度环 境下的机械臂轴向力控制。 本发明 的方法通过被动柔顺部件的引入, 解决了传统导 纳控制面对大刚度环境系统易发生不稳定的问 题, 实现了机械臂在大刚度环 境下作业柔顺性和 精确性的统一, 在根本上解决了导纳控制只适用 于小刚度环 境下的局限性, 与环 境参数估计方法 结合可以解决未知时变环境下的精确力控制问 题,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 景以及价 值。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5页 CN 115319749 A 2022.11.11 CN 115319749 A 1.一种基于主被动柔顺结合的大刚度环境下轴向力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 步骤: 步骤1、 在机 械臂末端和末端执 行器之间设置被动柔 顺装置; 步骤2、 构建被动柔 顺装置的物理模型, 并确定模型参数; 步骤3、 确定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末端期望轨迹, 即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末端主动柔顺 控制模型; 步骤4、 基于步骤3的主动柔顺控制模型以及步骤2中的物理模型对机械臂指令位置进 行位移补偿, 实现基于主被动柔 顺的大刚度环境下的机 械臂轴向力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主被动柔顺结合的大刚度环境下轴向力控制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步骤1中的被动柔 顺装置为: 所述被动 柔顺装置包括: 分别与机械臂末端的六维力传感器以及末端执行器相连接的 被动柔顺部件, 两侧部件之间设置弹性部件以及阻尼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主被动柔顺结合的大刚度环境下轴向力控制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步骤2中的构建被动柔 顺装置的物理模型及其 参数, 具体为: 步骤2‑1、 构建被动柔 顺装置的物理模型; 步骤2‑2、 根据辨识实验确定物理模型的具体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主被动柔顺结合的大刚度环境下轴向力控制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步骤2‑1中的构建被动柔 顺装置的物理模型, 具体为: 其中, F1为机械臂末端的力传感器的轴向数据, F2为末端执行器与大刚度环境之间的轴 向接触力, Xc为机械臂末端的实际位置, L为未与大刚度环境接触前, 被动柔顺装置与末端 执行器的原长, X是末端执行器的实际位置, ΔX=Xc+L‑X为被动柔顺装置与大刚度环境接 触后的压缩量, k为被动柔顺装置内的弹性部件的弹性参数, b为被动柔顺装置的阻尼参数, m1表示与机械臂末端固连一侧的被动柔顺部件的质量, m2为与末端执行器一侧连接的被动 柔顺部件和末端执 行器的总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主被动柔顺结合的大刚度环境下轴向力控制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步骤2‑2中的确定物理模型的具体参数, 具体为: 步骤2‑2‑1、 将末端执行器贴住大刚度环境, 但不产生挤压, 记录此时的机械臂末端 的 位置Xco; 步骤2‑2‑2、 机械臂末端缓慢挤压被动柔顺部件ΔX, 待六维力传感器示数稳定后, 测量 此时的力传感器沿轴向的数据, 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Fα; 步骤2‑2‑3、 机械臂末端以单位速度压缩被动柔顺部件, 测量压缩ΔX时的六维力传感 器沿轴向的数据, 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Fβ; 步骤2‑2‑4、 使机械臂末端以以下轨迹方程运动, 并测量量 时刻的六维力传感器 沿轴向的数据,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Fγ: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319749 A 2X=Xe‑L+A+A sint 其中, Xe表示环境 位置, A表示振动幅度; 步骤2‑2‑5、 确定物理模型的弹性 参数、 阻尼参数和惯性 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主被动柔顺结合的大刚度环境下轴向力控制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步骤3中的期望 轨迹, 具体为: 其中, xr是参考位置,xe是环境位置,fd是参考接触力,ke是环境刚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主被动柔顺结合的大刚度环境下轴向力控制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步骤4中的结合主被动柔 顺实现机 械臂末端的轴向力控制, 具体为: 步骤4‑1、 根据机械臂末端的实 时位置Xc以及力传感器轴向数据F1, 利用步骤2的物理模 型, 得到被动柔 顺装置的轴向压缩量ΔX, 从而确定补偿量: 补偿量=L‑ΔX 其中, L为未与大刚度环境接触前, 被动柔 顺装置与末端执 行器的总原长; 步骤4‑2、 基于步骤3的期望轨迹方程得到期望轨迹, 并将期望轨迹减去补偿量L ‑ΔX, 得到机械臂末端的实时指 令轨迹, 完成基于主被动柔顺的大刚度 环境下的机械臂轴向力控 制。 8.一种基于主被动柔顺结合的大刚度环境下轴向力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 模块: 被动柔顺装置设置模块: 用于在机 械臂末端和末端执 行器之间设置被动柔 顺装置; 被动柔顺模型构建模块: 用于构建被动柔 顺装置的物理模型, 并确定模型参数; 主动柔顺模型构建模块: 用于确定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末端期望轨迹, 即机械臂末端 执行器的末端 主动柔顺控制模型; 主被动柔顺控制模块: 用于基于主动 柔顺控制模型以及被动 柔顺模型构建模块中的物 理模型对机械臂指 令位置进行位移补偿, 实现基于主被动柔顺的大刚度 环境下的机械臂轴 向力控制。 9.一种计算机设备, 包括存储器、 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 算机程序,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 1‑7中任一项 所述 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存储介质, 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 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 ‑7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319749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主被动柔顺结合的大刚度环境下轴向力控制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主被动柔顺结合的大刚度环境下轴向力控制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基于主被动柔顺结合的大刚度环境下轴向力控制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基于主被动柔顺结合的大刚度环境下轴向力控制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6:06:0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