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793666.1 (22)申请日 2022.07.05 (71)申请人 平顶山学院 地址 467000 河南省平 顶山市新城区未来 路南段 (72)发明人 尹凯阳 薛亚许 赵换丽 金艳涛  马正森 李鹏飞 李宝增 代克杰  卞和营 张文叶  (74)专利代理 机构 洛阳九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1156 专利代理师 狄干强 (51)Int.Cl. B25J 9/1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双足机器人直立平衡的踝关节仿生控 制方法及控制模块 (57)摘要 一种双足机器人直立平衡的踝关节仿生控 制方法及控制模块, 涉及到双足机器人平衡控制 领域, 其依据双足机器人某时刻的踝关节角度 θfoot、 双足机器人质量中心的运动速度vc和加 速度ac信息, 经过仿生学建模, 计算得到当前状 态下的踝关节期望作用力矩τq, 之后由踝关节 驱动器动作产生踝关节期望作用力矩, 以调节双 足机器人的发力动作使其保持直立平衡。 本发明 在仿生学基础上, 并结合双足机器人自身参数所 建立的, 不依赖于双足机器人所处的外部环境, 因此其自适应性和鲁棒性均得到了保障; 同时, 依据双足机器人的运动参数和自身状态参数进 行瞬时调节, 反馈更加及时和精准, 调控平衡的 效果也更好。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9页 附图6页 CN 115008469 A 2022.09.06 CN 115008469 A 1.一种双足机器人直 立平衡的踝关节仿生控制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双足机器人某时刻的踝关节角度θfoot、 双足机器人质量中心的运动速度vc和加 速度ac信息, 并以此信息计算出双足机器人的背屈肌肉群激活量a1和跖屈肌肉群激活量a2; 2)依据步骤1)的背屈肌肉群激活量a1和跖屈肌肉群激活量a2, 计算当前状态下的背屈 肌肉群作用力Fm1和跖屈肌肉群作用力Fm2; 3)依据背屈肌肉群作用力Fm1和跖屈肌肉群作用力Fm2, 计算得到当前状态下的踝关节期 望作用力矩 τq; 4)踝关节驱动 器动作产生步骤3)的踝关节期望作用力矩, 以调节双足机器人的发力动 作使其保持直 立平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足机器人直立平衡的踝关节仿生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步骤1)中, 计 算双足机器人的背屈肌肉群激活量a1和跖屈肌肉群激活量a2是通过虚 拟肌肉分层激活模型实现的, 所述虚拟肌肉分层激活模型包括姿态补偿通道、 肌肉牵张反 射通道和激活分量融合单元, 其中, 双足机器人质量中心的运动速度vc和加速度ac信息输入 姿态补偿通道中, 与姿态信号延迟时间λ一并经增益模型II运算处理得到姿态补偿肌肉激 活分量aa; 所述双足机器人踝关节角度 θfoot输入肌肉牵张反射通道中, 与肌肉牵张反射延迟 时间δ一并经增益模型 Ⅰ运算处理得到肌肉牵张反射激活分量al; 所述激活分量融合单元 中, 分别为姿态补偿肌肉激活分量aa和肌肉牵张反射激活分量al赋予时变权重II和时变权 重Ⅰ后, 融合得到踝关节肌肉激活量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足机器人直立平衡的踝关节仿生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姿态补偿通道中, 运 算处理得到姿态补偿肌肉激活分量aa的公式为 aa(t)=kpvc(t‑λ )+kdac(t‑λ )    (1) 式中, kp和kd分别为双足机器 人在t时刻的质量中心运动速度vc和加速度ac的增益参数, kp为0.2‑1.5, kd为0.01‑0.3; λ为姿态信号延迟时间, 取值 为100‑250ms。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足机器人直立平衡的踝关节仿生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肌肉牵张反射 通道中, 运 算处理得到肌肉牵张反射激活分量al的公式为 al(t)=plΔlm(t‑δ )+dvvm(t‑δ )    (2) 式(2)中, lm为双足机器人虚拟肌肉肌纤维长度, 其计算公式为 lm=K( θfoot‑θmax)+C    (3) 式(3)中, K和C均为常数: K=rfρ, C=K sin( θopt‑θmax)+lopt, rf为踝关节相关肌肉的作用 半径, ρ 为肌肉肌纤维的羽化角, lopt为肌肉输出最大作用力时的肌纤维长度, θopt为肌肉输 出最大作用力时的踝关节角度, θmax为肌肉作用力臂达 到最大时的踝关节角度值; vm为双足机器人虚拟肌肉肌纤维伸缩速率, 其计算公式为 式(4)中, K与式(3)中的K相同, 为踝关节角速度); 式(2)中, Δlm为肌纤维长度变化量, 其计算公式为Δlm=lm‑l0, l0平衡时的虚拟肌肉肌 纤维长度; 式(2)中, pl为肌纤维长度变化量, 其取值范围为0.01 ‑0.08; dv为肌纤维伸缩速率的增 益参数, 其取值范围为0.0 01‑0.008。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008469 A 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足机器人直立平衡的踝关节仿生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激活分量融合单 元, 融合得到踝关节肌肉激活量a的具体操作为: ①计算肌纤维长度变化 量Δlm; ②将Δlm和双足机器人的质量中心运动速度vc按照下式进行归一 化处理; 式(5)中, L为肌肉肌纤维长度变化量Δlm的归一化结果, V为质量中心运动速度vc的归 一化结果; ③通过下式计算时变权 重II和时变权 重Ⅰ 式(6)中, wl为时变权 重Ⅰ, wc为时变权 重II; ④通过下式融合得到踝关节肌肉激活量a 式(7)中, al(t)为t时刻肌 肉牵张反射激活分量, aa(t)为姿态补偿肌肉激活分量, a0初 始化预激活值, 取0.0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足机器人直立平衡的踝关节仿生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 于, 利用所述虚拟肌肉分层激活模型计算模拟人体的背屈肌肉群激活量a1和跖屈肌肉群激 活量a2的操作为: 将背屈肌肉群 的参数和跖屈肌肉群 的参数输入虚拟肌肉分层激活模型, 从而计算得到背屈肌肉群激活量a1和跖屈肌肉群激活量a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足机器人直立平衡的踝关节仿生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步骤2)中计算当前状态下的背屈肌 肉群作用 力Fm1和跖屈肌 肉群作用 力Fm2的具体 操作为: 构建虚拟肌肉力学模型, 用于模拟踝关节跖屈肌肉和背屈肌肉的收缩机制, 再分别 将背屈肌肉群的参数和跖屈肌肉群的参数代入虚拟肌肉力学模型中, 计算当前状态下的背 屈肌肉群作用力Fm1和跖屈肌肉群作用力Fm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足机器人直立平衡的踝关节仿生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虚拟肌肉力学模型的核心为公式(8), 通过公式(8)计算得到虚拟肌肉作用力FMF; FMF=a(t)Fmaxfl(lm)fv(vm)    (8) 式(8)中, a(t)为虚拟肌肉激活量, Fmax为虚拟肌肉最大等长收缩力, 虚拟肌肉最大等长 收缩力Fmax对于每个虚拟肌肉来说, 是 常数, 其取值根据生物学研究数值 得到; fl(lm)为虚拟 肌肉作用力与肌纤维长度lm间的作用关系函数, fl(lm)为钟形函数曲线, 其 函数式为: 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5008469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双足机器人直立平衡的踝关节仿生控制方法及控制模块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双足机器人直立平衡的踝关节仿生控制方法及控制模块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双足机器人直立平衡的踝关节仿生控制方法及控制模块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双足机器人直立平衡的踝关节仿生控制方法及控制模块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6:05:4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