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10818057.7
(22)申请日 2022.07.13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4888543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08.12
(73)专利权人 成都飞机工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
司
地址 610092 四川省成 都市青羊区黄田坝
纬一路88号
(72)发明人 张雪梅 曾德标 赵长永 陈学振
岳玉亮 甘建 冯亮亮 代兵
程志
(74)专利代理 机构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51228
专利代理师 尹玉
(51)Int.Cl.
B23P 19/00(2006.01)
B23Q 3/155(2006.01)
B23Q 15/22(2006.01)
B23Q 17/09(2006.01)
B25J 9/16(2006.01)(56)对比文件
JP 2021142613 A,2021.09.24
JP 201620 0928 A,2016.12.01
US 2020174 444 A1,2020.0 6.04
CN 110991860 A,2020.04.10
CN 110991860 A,2020.04.10
JP 2021074812 A,2021.0 5.20
JP 20162185 50 A,2016.12.2 2
CN 113843645 A,2021.12.28
JP 2008238356 A,2008.10.09
CN 112486108 A,2021.0 3.12
CN 110657745 A,2020.01.07
CN 111061220 A,2020.04.24
CN 111015321 A,2020.04.17
CN 108008697 A,2018.0 5.08
CN 10813 3244 A,2018.0 6.08
CN 101489718 A,20 09.07.22
CN 104408554 A,2015.0 3.11
CN 103076764 A,2013.0 5.01
何正强.应用于柔 性生产线的中心刀库管理
及配送系统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 论文全文
数据库工程科技 Ⅰ辑》 .2018,(第7期),第7-43页.
审查员 彭娟
(54)发明名称
一种刀具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刀具测试系统及测试方
法, 所述系统包括刀具管理系统、 刀具测试监控
系统、 刀具预调测试系统以及工控系统、 机器人。
所述刀具管理系统用于建立刀具装配任务并发
送给刀具测试监控系统; 所述刀具测试监控系统
用于建立刀具测量表单并发送到刀具预调测试
系统; 所述刀具预调测试系统用于根据刀具测量
表单进行测量, 并反馈刀具测量结果给刀具测试
监控系统, 所述刀具测试监控系统将最终更新后
的刀具测量表单发送给刀具管 理系统; 所述工控
系统用于控制机器人进行机器人辅助测量。 本发明适用于数字化车间生产线上机器人辅助对刀
仪全自动测量刀具, 实现了信息自动集成的刀具
测试, 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CN 114888543 B
2022.12.13
CN 114888543 B
1.一种刀具测试方法, 采用刀具测试系统进行,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具测试系统包括依
次连接的刀具管理系统、 刀具测试监控系统、 刀具预调测试系统以及工控系统、 机器人, 所
述工控系统分别与刀具测试监控系统、 机器人连接; 所述刀具管理系统用于在刀具出库任
务完成后建立刀具装配任务并发送给刀具测试监控系统; 所述刀具测试监控系统用于 建立
以刀架车为单位的刀具测量表单, 且在接收到刀架车准备信号后匹配对应的刀具测量表单
并发送到刀具预调测试系统; 所述刀具预调测试系统用于根据刀具测量表单进行测 量, 并
反馈刀具测量结果给刀具测试监控系统, 以更新刀具测量表单, 所述刀具测试监控系统用
于将最终更新后的刀具测量表单发送给刀具管理系统; 所述工控系统用于接收机器人的状
态信息并发送机器人任务信息给机器人进行机器人辅助测量;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 选择刀具测试监控系统的工作模式, 若选择手动模式, 则控制刀具预调测试
系统执行刀具测试监控系统回参考点, 校准主轴基准点; 若选择自动模式, 则控制 刀具预调
测试系统进行自检并反馈准备状态, 且通过工控系统控制机器人进行自检并反馈准备状
态, 此时刀具测试监控系统 处于准备状态;
步骤S200: 刀具、 刀柄、 附件出库后在刀具管理系 统中生成刀具装配任务, 所述刀具装
配任务包括装配图、 刀架车刀位号、 刀架车号、 表单号的信息; 当装配任务数达到刀架小车
刀位数量时, 刀具 管理系统弹出提 示, 并在操作工确认立即装配后, 显示待装配 状态;
步骤S300: 在刀具测试监控系统中创建刀具测量表单, 且刀具测量表单包括刀具信息、
刀柄信息、 装配流水号、 标称值刀架车刀位 号, 测量目标位置, 宏程序名;
步骤S400: 当刀具装配完成后, 刀具管理系 统发送刀具测量任务到刀具测试监控系统
并更新刀具测 量表单, 将更新后的刀具测量表单发送到刀具预调测试系统, 所述刀具预调
测试系统加载测量表单到刀具测量软件的测量界面; 刀具测试监控系统在确认刀具预调测
试系统、 刀架车、 机器人在准备状态后, 发送测量指令给刀具预调测试系统, 且刀具预调测
试系统反馈执 行机器人操作的请求信息;
步骤S500: 刀具测试监控系统通过工控系统控制机器人 执行任务;
步骤S600: 刀具预调测试系 统发送测量结果到刀具测试监控系 统, 并删除本地刀具测
量表单, 刀具测试监控系统发送测量结果到刀具 管理系统并删除本地刀具测量表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具测试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500包括以下步
骤:
步骤S501: 执行任务一: 将刀柄加载到刀具预调测试系 统主轴, 开始自动测量: 读取刀
柄芯片中的装配流水号, 匹配测量表单中的装配流水号, 加载标称值信息; 调用宏程序测
量, 测量完成后且在公差范围内, 写入芯片, 写入测量表单 结果;
步骤S502: 执行任务二: 测量误差超差;
步骤S503: 执行任务三: 再次测量, 合格写结果到刀柄芯片, 不 合格报警反馈测量超差;
步骤S504: 执行任务四: 机器人运行至人工 干预位置, 机器人置 于准备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具测试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00中, 刀具测量
表单以刀架车ID结合当前创建时间、 装配工人工号 来生成, 并写入刀架车芯片。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888543 B
2一种刀具测试系统及测试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刀具测量系统的技 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刀具测试系统及测试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生产线刀具准备模式需要的操作人员为立体库出库操作2人, 刀具装配及拆
卸2人, 刀具测量2人。 而且现有的测量过程未实现全自动宏程序测量, 聚焦测量点需要手
动, 测量时间长, 准确度依靠人工判断, 且需要二次校对测量。 实现后的刀具测试系统可刀
具测量过程的高效, 高精度。
[0003]现有的刀具组件装配模式, 刀柄和刀具的装配由人工读取标刻在刀柄上的序列号
以及刀具上的刀具图号来判断装配与工艺需求的准确性与匹配性。 标刻的刀柄序列号易磨
损, 刀具图号相似的刀具的差别靠人工判断, 装配及测量过程中易出现 “张冠李戴 ”的问题,
导致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 另一方面, 现有的装配及测量模式步骤繁杂冗余, 刀具管理系统
与刀具装配工位分离, 工人从刀具管理系统上根据装配任务人工判断刀具及刀柄符合工艺
要求, 组装后, 再进入刀具 管理系统进行刀具装配信息的组装, 工作效率低下。
[0004]德国Zoller公司可实现装配、 测量全流程无人工干预, 由机器人辅助完成, 目前在
世界上领先。 但其成本也极其高昂。 帕莱克公司在2021年北京展会上已实现机器人辅助测
量功能, 但未与装配环节、 刀具管理系统集成组合成测试系统。 国内富士康等厂家采用了机
器人辅助测量模式, 然而, 目前富士康由于现场环境及刀柄问题导致的重复测量精度不高
的原因, 放弃了此种模式。 综上所述, 现有的刀具测试系统均无法满足在生产线 上运行的可
行性。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具测试系统及测试 方法, 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发明主 要通过以下技 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刀具测试系统, 包括依次连接的刀具管理系统、 刀具测试监控系统、 刀具预调
测试系统以及工控系统、 机器人, 所述工控系统分别与刀具测试监控系统、 机器人连接; 所
述刀具管理系统用于在刀具出库任务完成后建立刀具装配任务并发送给刀具测试监控系
统; 所述刀具测试监控系统用于建立以刀架车为单位的刀具测量表单, 且在接 收到刀架车
准备信号后匹配对应的刀具测量表单并发送到刀具预调测试系统; 所述刀具预调测试系统
用于根据刀具测量表单进行测量, 并反馈刀具测量结果给刀具测试监控系统, 以更新刀具
测量表单, 所述刀具测试监控系统用于将最终更新后的刀具测量表单发送给刀具管理系
统; 所述工控系统用于接收机器人的状态信息并发送机器人任务信息给机器
专利 一种刀具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6:05:3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