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DB1311 B05 衡 水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11/ T110—2017 冬小麦无垄栽培机械化播种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chanized Sowing of winter wheat without ridge cultivation 2017 - 12 - 15 发布 衡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12 - 20 实施 发 布 DB1311/ T110—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衡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衡水市农机技术推广站、中衡金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文国、郝德有、李文平、李刚、郭丽、郭涛、杨荣梅、刘志祥。 I DB1311/ T110—2017 冬小麦无垄栽培机械化播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冬小麦无垄栽培机械化播种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机具选择、播种条件、播种流程、 播种质量指标、检测方法、安全技术要求及维护保养。 本标准适用于衡水市境内冬小麦无垄栽培机械化播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 部分:禾谷类 GB 10395.9-2014 农林机械 安全 第 9 部分:播种机械 GB 10396-200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 总则 GB 15671-1995 主要农作物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JB/T 8401.1-2007 旋耕联合作业机械旋耕施肥播种机 NY/T 499-2013 旋耕机 作业质量 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DB13/T 1045-2009 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规程 DB13/T 2485-2017 冬小麦无垄匀播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DB13/T 2485-2017 所确定的和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冬小麦无垄栽培机械化播种技术 通过使用冬小麦无垄联合耕播机,实现小麦栽培无行、无垄,麦株在田间均匀分布的小麦机械化种 植技术。 3.2 播种深度 种子上部覆盖土层的厚度。 3.3 播种深度合格率 播种深度(h)在h±1 cm(播种深度小于 3cm 时,h±0.5cm)范围内的点为合格播种深度检测点, 合格播种深度检测点占总检测点的百分比。 1 DB1311/ T110—2017 3.4 播种密度 单位面积内撒播种子的籽粒数。 3.5 播种密度合格率 2 播种后种子籽粒数在 M±15 范围内的为合格播种密度检测点,其中 M 为 0.25 m 检测点的理论小 麦籽粒数,合格播种密度检测点占总检测点的百分比为播种密度合格率。 4 机具选择 播种机应选择冬小麦无垄联合耕播机。 5 播种条件 5.1 地块 5.1.1 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 5.1.2 前茬为玉米的田块,需要对秸秆粉碎。秸秆粉碎质量应符合 DB13/T 1045-2009 规定。 5.1.3 墒情:土壤耕层 0~20cm,相对含水量 70%~80%。 5.2 种子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2008的规定。 5.3 种子处理 应符合GB 15671-1995的规定,或用规定技术要求药剂拌种。 5.4 化肥 化肥施用应符合NY/T 496-2010的规定,选择满足耕播一体化的缓释配方肥。 6 播种流程 6.1 播种前机具检查 6.1.1 检查工作机构的完整性,各工作部件、零件应完好无缺,无损坏变形。 6.1.2 检查各工作部件、零件安装位置的正确性,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安装,各配合间隙和 尺寸应符合装配要求。 6.1.3 检查各紧固件的紧固性,转动件的转动灵活性及传动机构的可靠性。 6.1.4 对各润滑点加注润滑油。 6.2 播种前机具调整 2 DB1311/ T110—2017 6.2.1 播种机与拖拉机连接后,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播种前机具调整,使播种机主架与拖拉机 主架平行,机组置于地面应保持水平状态。 6.2.2 动力输出轴的连接应保证安全可靠,不影响播种机的升降。 6.2.3 播种机升起时,如拖拉机有翘头现象,可在拖拉机前横梁上加适当配重。 6.3 试播 作业前应进行10m长度的试播,检查播深、排种量、施肥量等是否符合作业质量要求,调整完毕后, 锁紧调整螺母。 6.4 播种 6.4.1 划出地头起落线,地头宽度为工作宽幅的 2 倍~4 倍。 6.4.2 根据地块的大小和形状,采用适宜的作业路线,拖拉机行驶速度宜控制在 3km/h~5km/h。作业 中要掌握好机组的衔接行,必要时可加划印器或立标杆。 6.4.3 作业中,经常观察排种器、施肥器及传动机构的工作情况,出现问题及时排除;换行时,要检 查种子、化肥的耗用情况,及时补充。 7 播种质量指标 在适播期 10 月 5 日至 10 月 15 日内,亩播种量在 12.5kg~15kg 的播种要求下,小麦无垄联合耕播 机械应符合表 1 的规定。晚播宜增加播种量,每晚播 1 天,亩播量增加 0.5kg。作业质量应符合 JB/T 8401.1-2007 和 NY/T 499-2013 标准。 表1 播种质量指标 序号 项 目 质量指标 1 播种深度(cm) 3~5 2 播种深度合格率(%)≥ 80 3 播种密度(万粒/亩) 30~40 4 播种密度合格率(%)≥ 80 8 检测方法 8.1 检测点的确定 2 在播种作业地块对角线方向选择四个检测区域,每个检测区域内选择5个0.25 m 的区域为检测点, 每个检测区域内检测点间距不小于5m。选检测点应避开地边和地头。 8.2 播种密度合格率的测定 收集检测点内深度8cm的全部土壤,用筛孔小于小麦种子的细筛去除土壤和杂质,清点选择检测点 内的种子籽粒数,种子籽粒数在 M±15范围内的为合格播种密度检测点。 3 DB1311/ T110—2017 pm = nx ........................................ (1) ny 式中: pm --播种密度合格率,%; nx --播种密度合格检测点数量; ny --为播种密度总检测点数量。 8.3 播种深度合格率的测定 将一把直尺水平放置在作业后的地表面上作为测量基准,用另一把直尺放在种子所在位置的水平面 上,用精度1mm的钢板直尺垂直测量两个直尺之间的距离,即为该检测点的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在 h±1 cm(播种深度小于 3cm 时,h±0.5cm)范围内的点为合格播种深度检测点, h 为 播种深度。 ph = ns ........................................ (2) nz 式中: ph --播种深度合格率,%; ns --播种深度合格检测点数量; nz --为播种深度总检测点数量。 9 安全技术要求 9.1 机械应按 GB 10395.9-2014 的规定进行安全防护。 9.2 机械危险部位按 GB 10396-2006 的规定要求设置永久性安全标志。 9.3 机具操作者在作业前要经过技术培训,掌握安全操作要领,熟悉播种机使用性能、结构和调整方 法。 9.4 耕播作业,拖拉机下悬挂臂拉链要拉紧,升降要缓慢,严禁先入土后接合动力输出轴,或急剧下 降小麦无垄联合耕播机,以免损伤机具。 9.5 机具作业不可倒退。 9.6 机具升降时,不得靠近,避免挤压或冲击危险。 9.7 在作业期间发生故障或需要调整时,把小麦无垄联合耕播机平稳落下,切断动力输出,方可进行 故障排除或调整,以免发生事故。 4 DB1311/ T110—2017 9.8 机具作业时不得打开或拆下安全防护罩,避免缠绕危险。 9.9 机具作业过程中不得进行加肥、加种。 10 维护保养 按机具使用说明书维护保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1311-T 110-2017 冬小麦无垄栽培机械化播种技术规程 衡水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11-T 110-2017 冬小麦无垄栽培机械化播种技术规程 衡水市 第 1 页 DB1311-T 110-2017 冬小麦无垄栽培机械化播种技术规程 衡水市 第 2 页 DB1311-T 110-2017 冬小麦无垄栽培机械化播种技术规程 衡水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22:54:4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